笔下文学 www.bxwxx.com,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蜀军攻下了冀县,下一步将转攻上邽,拿下陇右全境眼看指日可待,这时传来曹魏右将军张郃率5万大军星夜驰援而来的消息。情况有些紧急,诸葛亮决定立即派出一支人马前去堵截,为陇右战役的最后胜利赢得时间。
这个任务至为重要,此去阻击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派谁去呢?在众人的心目中至少有两位合适人选,一位是魏延,一位是吴壹。魏延自不必说,镇北将军兼凉州刺史,早就独当一面。吴壹是刘备吴皇后的哥哥,讨逆将军兼关中都督,在军中的威望也很高。
然而诸葛亮却派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大家都知道,马谡。
马谡时任丞相府参军,是诸葛亮身边的高级军事参谋,从他的资历来看,当过县令、郡太守,但在军队里的履历只是参谋,没有独立带过兵,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行吗?大家都在怀疑,但丞相已经做出了决定,也没人说什么。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马谡此去一败涂地,损兵折将,更为重要的是打乱了诸葛亮陇右战役的部署,诸葛亮被迫仓促撤军。
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的确匪夷所思。
有人认为是马谡自己主动要求去的,他信心十足,保证守住街亭,为此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虽然犹豫还是派他去了。但这个说法没有史料依据,只是小说演义之言。事关重大,如果诸葛亮心里真的犹豫不决,马谡说得再天花乱坠估计也没用。
派马谡去,一定是诸葛亮觉得他合适。
对马谡这个人,刘备生前有不同看法,他在临终前曾专门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能大用,希望诸葛亮好好观察他,但诸葛亮并不这么看。此前征南中时马谡提出的心战思想让诸葛亮印象深刻,所以对他很器重。诸葛亮让马谡当他的高级参谋,经常与他谈论问题,有时常常忘记吃饭睡觉,如果马谡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估计诸葛亮不会这么重视他。
有人分析认为,从诸葛亮对马谡的态度看有刻意培养之意,马谡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现在远远超过姜维,或许在诸葛亮心中马谡就是未来军事上的接班人,为马谡创造锻炼的机会符合诸葛亮的初衷。有人进一步分析认为,马谡的哥哥马良与诸葛亮情同兄弟,在蜀汉政治格局中诸葛亮是荆襄派的代表,得到了马氏、杨氏、习氏等荆襄人士的支持,所以对他们也格外照顾,杨仪、马谡等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受到重用的。
这种观点看似有一些道理,但说服力却不强。诸葛亮重用了马谡、杨仪、蒋琬等荆襄人士,但他也重视张裔、杨洪、费祎、董允等益州本地出身或在益州长期生活的士人,作为执掌蜀汉朝政的大臣,他在用人方面一直兼容并蓄,说他因为派系斗争的需要而力排众议使用某一个人,是站不住脚的。
但这一次确实派了没有带兵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又如何理解呢?这的确不好理解,也许当时有很多具体的情况,诸葛亮派马谡去必定有他的考虑,只是这些已无法得知了。
由关中来陇右必走关陇大道,汉初的西北疆界只到黄河,为打通西域商路,汉武帝派人翻越陇阪,了解沿途地理和敌情,选定了关陇大道的基本路线,为保证这条路线的畅通,汉武帝在其沿线设置郡县,每隔5里设一烽燧,10里设一墩,30里设一堡,50里设一寨,从而使关陇大道成为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
关陇大道的基本走向是:由长安出发,经过今甘肃省陇县,再过固关镇,翻越陇阪,到达今甘肃省张家川县境内的分水驿,沿马鹿、闫家店、弓门寨、张川、龙山一路西行,最后到达今甘肃省天水市。在这条路上有一处极佳的伏击地点,名叫街亭,具体位置在今甘肃省秦安县陇南镇,秦陇大道由此经过,两边高山,中间是一条坦途,此地名为“街亭”,意思就是它处在大道的中间,正好堵住这条魏军的必经路线。
魏军长途奔袭,来的几乎全是骑兵,为了争取时间只能走关陇大道,也只能过街亭,抢先占领该地,可以利用有利地形展开阻击。诸葛亮具体给了马谡多少人马史书没有记载,有的说是10万人,这也是小说演义的,诸葛亮此次西出祁山的总兵力大约也不过10万人,不可能都交给马谡。而且,真有10万机动部队可用也就不必打阻击了,直接把张郃的5万人马放进来围歼就行。
当时蜀军的兵马应该分布在陇右的几个郡,诸葛亮能临时调集起来的人马并不多,推测起来应该在1万人左右,用1万人去阻击5万人,打得好的话也勉强够用。诸葛亮命王平以副将的身份一同行动,王平现在的军职是裨将,诸葛亮把从南中夷人子弟中选调出来的无当飞军交给王平统领,参加街亭战役的应该就有这支人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也许考虑到无当飞军善使弓弩,正好是骑兵的克星。
除了王平参与街亭阻击战的还有张休、李盛、黄袭等人,他们的军职应该与王平相当或稍低。
马谡带着这支人马火速赶往街亭,幸运的是他们先到了。马谡立即观察周围的地形地势,抢占有利位置,做好伏击准备,马谡的任务是占据街亭要塞,堵住敌人,不让他们通过,把他们拖在这里一段时间就算胜... -->>
蜀军攻下了冀县,下一步将转攻上邽,拿下陇右全境眼看指日可待,这时传来曹魏右将军张郃率5万大军星夜驰援而来的消息。情况有些紧急,诸葛亮决定立即派出一支人马前去堵截,为陇右战役的最后胜利赢得时间。
这个任务至为重要,此去阻击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派谁去呢?在众人的心目中至少有两位合适人选,一位是魏延,一位是吴壹。魏延自不必说,镇北将军兼凉州刺史,早就独当一面。吴壹是刘备吴皇后的哥哥,讨逆将军兼关中都督,在军中的威望也很高。
然而诸葛亮却派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大家都知道,马谡。
马谡时任丞相府参军,是诸葛亮身边的高级军事参谋,从他的资历来看,当过县令、郡太守,但在军队里的履历只是参谋,没有独立带过兵,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行吗?大家都在怀疑,但丞相已经做出了决定,也没人说什么。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马谡此去一败涂地,损兵折将,更为重要的是打乱了诸葛亮陇右战役的部署,诸葛亮被迫仓促撤军。
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的确匪夷所思。
有人认为是马谡自己主动要求去的,他信心十足,保证守住街亭,为此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虽然犹豫还是派他去了。但这个说法没有史料依据,只是小说演义之言。事关重大,如果诸葛亮心里真的犹豫不决,马谡说得再天花乱坠估计也没用。
派马谡去,一定是诸葛亮觉得他合适。
对马谡这个人,刘备生前有不同看法,他在临终前曾专门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能大用,希望诸葛亮好好观察他,但诸葛亮并不这么看。此前征南中时马谡提出的心战思想让诸葛亮印象深刻,所以对他很器重。诸葛亮让马谡当他的高级参谋,经常与他谈论问题,有时常常忘记吃饭睡觉,如果马谡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估计诸葛亮不会这么重视他。
有人分析认为,从诸葛亮对马谡的态度看有刻意培养之意,马谡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现在远远超过姜维,或许在诸葛亮心中马谡就是未来军事上的接班人,为马谡创造锻炼的机会符合诸葛亮的初衷。有人进一步分析认为,马谡的哥哥马良与诸葛亮情同兄弟,在蜀汉政治格局中诸葛亮是荆襄派的代表,得到了马氏、杨氏、习氏等荆襄人士的支持,所以对他们也格外照顾,杨仪、马谡等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受到重用的。
这种观点看似有一些道理,但说服力却不强。诸葛亮重用了马谡、杨仪、蒋琬等荆襄人士,但他也重视张裔、杨洪、费祎、董允等益州本地出身或在益州长期生活的士人,作为执掌蜀汉朝政的大臣,他在用人方面一直兼容并蓄,说他因为派系斗争的需要而力排众议使用某一个人,是站不住脚的。
但这一次确实派了没有带兵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又如何理解呢?这的确不好理解,也许当时有很多具体的情况,诸葛亮派马谡去必定有他的考虑,只是这些已无法得知了。
由关中来陇右必走关陇大道,汉初的西北疆界只到黄河,为打通西域商路,汉武帝派人翻越陇阪,了解沿途地理和敌情,选定了关陇大道的基本路线,为保证这条路线的畅通,汉武帝在其沿线设置郡县,每隔5里设一烽燧,10里设一墩,30里设一堡,50里设一寨,从而使关陇大道成为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
关陇大道的基本走向是:由长安出发,经过今甘肃省陇县,再过固关镇,翻越陇阪,到达今甘肃省张家川县境内的分水驿,沿马鹿、闫家店、弓门寨、张川、龙山一路西行,最后到达今甘肃省天水市。在这条路上有一处极佳的伏击地点,名叫街亭,具体位置在今甘肃省秦安县陇南镇,秦陇大道由此经过,两边高山,中间是一条坦途,此地名为“街亭”,意思就是它处在大道的中间,正好堵住这条魏军的必经路线。
魏军长途奔袭,来的几乎全是骑兵,为了争取时间只能走关陇大道,也只能过街亭,抢先占领该地,可以利用有利地形展开阻击。诸葛亮具体给了马谡多少人马史书没有记载,有的说是10万人,这也是小说演义的,诸葛亮此次西出祁山的总兵力大约也不过10万人,不可能都交给马谡。而且,真有10万机动部队可用也就不必打阻击了,直接把张郃的5万人马放进来围歼就行。
当时蜀军的兵马应该分布在陇右的几个郡,诸葛亮能临时调集起来的人马并不多,推测起来应该在1万人左右,用1万人去阻击5万人,打得好的话也勉强够用。诸葛亮命王平以副将的身份一同行动,王平现在的军职是裨将,诸葛亮把从南中夷人子弟中选调出来的无当飞军交给王平统领,参加街亭战役的应该就有这支人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也许考虑到无当飞军善使弓弩,正好是骑兵的克星。
除了王平参与街亭阻击战的还有张休、李盛、黄袭等人,他们的军职应该与王平相当或稍低。
马谡带着这支人马火速赶往街亭,幸运的是他们先到了。马谡立即观察周围的地形地势,抢占有利位置,做好伏击准备,马谡的任务是占据街亭要塞,堵住敌人,不让他们通过,把他们拖在这里一段时间就算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