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奋斗在洪武末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诸公,今日我来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不知道诸公能不能给我个答案。”
“太傅请问!”
柳淳笑道:“诸公,你们可知道我大明百姓,每人每年,能有多少粮食吗?”
这个问题一出,在场的高官都为之一愣,要说起来,这个问题他们还真没考虑过。
柳淳又道:“诸位大人,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老百姓都要弄清楚存粮几何,我大明百姓,每人每年能有多少粮食,你们都不知道吗?”
解缙满脸尴尬,“回太傅,下官只知道各地的田赋几何,也只知道仓场的存粮,至于百姓能有多少,下官实在是不清楚,不过想来应该都能温饱,毕竟已经落实均田多年,民生改善很大。”
他回答之后,柳淳没有说话,倒是杨士奇站了起来。
“回太傅,据我所知,各地情况不同,仅仅拿最富庶的江南来说,平均一家的土地在三到五亩之间,扣除一半种桑树和棉花的田,一家田亩在两亩上下,一年两季稻谷,可产八石稻谷,脱粒之后,则不足六石大米。如果一家三口人,则每口人分不足两石大米,每人每天,也就是七两粮食。”
不愧是三杨之首,杨士奇的推断,非常接近实际数额了。
七两大米,在后世能够一家人吃好几天了,可是放在大明朝,最多只够喝粥,如果是壮劳力,根本不够吃的。
柳淳点了点头,“杨学士所言极是,我们在均田之后,民生的确有所改善,可距离物阜民丰,百姓填饱肚子,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以为身为臣子,忠君报国,根本就落在民生二字。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才是百官的职责所在,也是当前最为紧要的事情。”
柳淳含笑看了看诸位大臣,略微沉吟,伸出了一根手指。
“我的意见是,在短期之内,要让百姓的人均粮食达到三石。”柳淳笑道:“这个三石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百姓人均每天有一斤粮,虽然不能算充裕,但应该足够不挨饿了。”
“诸公,身为朝臣,我们能不能立下一个目标,比如五年之内,让百姓告别饥饿,能够做到,我们继续留在任上,如果做不到,我们就全部辞官,以示负责,如何?”
谁都不止一次设想过,柳淳当国之后,会采取什么措施。
身为一个特务头子,他没准会整顿百官,又或者会对户部下手,整顿财税。甚至有人认为柳淳会发动战争,开疆拓土……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他的目标竟然是增加粮食的数量,而且是落实到每个人。
坦白讲,这块对于大多数官吏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
过去大家伙关心的都是府库丰盈,要把粮食收上来,要填满仓库,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老百姓,反而是其次的。
“诸公,这个要求很难做到吗?”柳淳不紧不慢道,“你们就没有任何办法吗?”
沉默了许久,陈瑛道:“太傅大人,您的意思是不是要减免税赋徭役?”
柳淳轻笑,“陈大人,那你的意思是朝廷是不是要削减百官俸禄呢?”
陈瑛被问得哑口无言。
“减税也不是不可以,但这是最简单,也最遗祸无穷的办法。”柳淳冷冷道:“诸位往后提意见,必须说清楚,增加税赋要从哪里来,减少税赋,要从哪里削减……如果没有配套,一律按照废话处理。”
众人又是一震,柳淳的确不好糊弄啊!
过了一会儿,解缙开口了,“太傅大人,下官只能解决二百万人的缺口。”
“二百万人?为何?”
“因为安南只有二百万人!”解缙闷声道。
此话一出,顿时喷了一片。
你丫的这是要杀鸡取卵不成?
柳淳却不以为意,反而笑道:“解学士所言,可以视作从海外下手,这是个非常好的思路,不要局限在安南,还有其他的地方,回头解学士拟个条陈出来,再进行详细讨论。”
解缙都愣住了,这么臭的办法,居然是良策,那好办法多了去了!
这时候工部尚书宋礼突然开口道:“太傅大人,那兴修水利呢?”
“可以!”柳淳果断道:“要修水利,而且要大规模修建。有了灌溉,粮食产量能增加三成以上。这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有了这俩人开头,其余的官员似乎都打开了思路,变得积极起来,杨溥就建议道:“江南那边,捕鲸盛行,有人以鲸的骨头内脏充作肥料,据说可以增产不少。”
胡广沉吟道:“沿海有鲸,内陆可没有啊!”
“那可以堆肥啊!”杨溥笑呵呵道:“只要朝廷提供协助,没有理由做不成的。”
朱高炽坐在柳淳旁边,仔细听着,他猛然发现朝臣们好像不一样了,师父的手段果然不一般啊!
“诸公,今日我来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不知道诸公能不能给我个答案。”
“太傅请问!”
柳淳笑道:“诸公,你们可知道我大明百姓,每人每年,能有多少粮食吗?”
这个问题一出,在场的高官都为之一愣,要说起来,这个问题他们还真没考虑过。
柳淳又道:“诸位大人,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老百姓都要弄清楚存粮几何,我大明百姓,每人每年能有多少粮食,你们都不知道吗?”
解缙满脸尴尬,“回太傅,下官只知道各地的田赋几何,也只知道仓场的存粮,至于百姓能有多少,下官实在是不清楚,不过想来应该都能温饱,毕竟已经落实均田多年,民生改善很大。”
他回答之后,柳淳没有说话,倒是杨士奇站了起来。
“回太傅,据我所知,各地情况不同,仅仅拿最富庶的江南来说,平均一家的土地在三到五亩之间,扣除一半种桑树和棉花的田,一家田亩在两亩上下,一年两季稻谷,可产八石稻谷,脱粒之后,则不足六石大米。如果一家三口人,则每口人分不足两石大米,每人每天,也就是七两粮食。”
不愧是三杨之首,杨士奇的推断,非常接近实际数额了。
七两大米,在后世能够一家人吃好几天了,可是放在大明朝,最多只够喝粥,如果是壮劳力,根本不够吃的。
柳淳点了点头,“杨学士所言极是,我们在均田之后,民生的确有所改善,可距离物阜民丰,百姓填饱肚子,还有很远的距离。我以为身为臣子,忠君报国,根本就落在民生二字。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才是百官的职责所在,也是当前最为紧要的事情。”
柳淳含笑看了看诸位大臣,略微沉吟,伸出了一根手指。
“我的意见是,在短期之内,要让百姓的人均粮食达到三石。”柳淳笑道:“这个三石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百姓人均每天有一斤粮,虽然不能算充裕,但应该足够不挨饿了。”
“诸公,身为朝臣,我们能不能立下一个目标,比如五年之内,让百姓告别饥饿,能够做到,我们继续留在任上,如果做不到,我们就全部辞官,以示负责,如何?”
谁都不止一次设想过,柳淳当国之后,会采取什么措施。
身为一个特务头子,他没准会整顿百官,又或者会对户部下手,整顿财税。甚至有人认为柳淳会发动战争,开疆拓土……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他的目标竟然是增加粮食的数量,而且是落实到每个人。
坦白讲,这块对于大多数官吏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
过去大家伙关心的都是府库丰盈,要把粮食收上来,要填满仓库,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老百姓,反而是其次的。
“诸公,这个要求很难做到吗?”柳淳不紧不慢道,“你们就没有任何办法吗?”
沉默了许久,陈瑛道:“太傅大人,您的意思是不是要减免税赋徭役?”
柳淳轻笑,“陈大人,那你的意思是朝廷是不是要削减百官俸禄呢?”
陈瑛被问得哑口无言。
“减税也不是不可以,但这是最简单,也最遗祸无穷的办法。”柳淳冷冷道:“诸位往后提意见,必须说清楚,增加税赋要从哪里来,减少税赋,要从哪里削减……如果没有配套,一律按照废话处理。”
众人又是一震,柳淳的确不好糊弄啊!
过了一会儿,解缙开口了,“太傅大人,下官只能解决二百万人的缺口。”
“二百万人?为何?”
“因为安南只有二百万人!”解缙闷声道。
此话一出,顿时喷了一片。
你丫的这是要杀鸡取卵不成?
柳淳却不以为意,反而笑道:“解学士所言,可以视作从海外下手,这是个非常好的思路,不要局限在安南,还有其他的地方,回头解学士拟个条陈出来,再进行详细讨论。”
解缙都愣住了,这么臭的办法,居然是良策,那好办法多了去了!
这时候工部尚书宋礼突然开口道:“太傅大人,那兴修水利呢?”
“可以!”柳淳果断道:“要修水利,而且要大规模修建。有了灌溉,粮食产量能增加三成以上。这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有了这俩人开头,其余的官员似乎都打开了思路,变得积极起来,杨溥就建议道:“江南那边,捕鲸盛行,有人以鲸的骨头内脏充作肥料,据说可以增产不少。”
胡广沉吟道:“沿海有鲸,内陆可没有啊!”
“那可以堆肥啊!”杨溥笑呵呵道:“只要朝廷提供协助,没有理由做不成的。”
朱高炽坐在柳淳旁边,仔细听着,他猛然发现朝臣们好像不一样了,师父的手段果然不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