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明末疯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通州城休息了一个晚上,在早晨一开城门的时候,吴世恭就出了通州城,回到了自己的军营。而那些民夫早就整理好了自己的行装,就等着吴世恭回来,可以领取二斗粮食以后回家去了。
吴世恭就把周巡、赫飞等军官叫了过来,让他们在民夫中宣布:这些民夫只要愿意留在吴世恭这里的,吴世恭将每人支付三两银子的安家费。并且,安排他们到汝宁营当辅兵,拿三成的军饷,以后训练合格了,还能够转为正兵,拿全额军饷。
说实话,吴世恭的条件确实挺吸引这些民夫的。但是,他们一来不愿意离乡背井,二来这大明朝的官军名声简直太臭了一点,就算是他们在吴世恭的营中亲身有了经历,知道了吴世恭的军队是不扣克军饷,每天还能够吃饱饭的,可是还是没有几个民夫愿意留下来。
最后,只有六十几名没有什么家属,身无牵挂的民夫,愿意跟着吴世恭到汝宁府去。对此情形,吴世恭也有些无可奈何。
吴世恭现在在% 千户所的家奴和军户,其实人口比例十分的不协调。青壮的男子比较少,妇孺老弱比较多。在以前抽调兵丁的过程中,吴世恭甚至把千户所的军户都抽调了很大一大部分。因此,现在在千户所的农田中劳作的,甚至都使用上一些壮妇了。
而在这次的扩军过程中,吴世恭并不想再多招收河南当地人。因为,吴世恭毕竟是个外来户,当时人少的时候,自己这些从京城带来的护卫还可以压得住。但是如果当地人太多的话,吴世恭害怕他们以后会抱成团,形成尾大不掉的样子。于是,吴世恭就把目光对准了通州城外的那些难民。
当吴世恭安排着口齿伶俐的书墨,带着人到难民群中招收难民时,那难民群中,整个就是沸腾了。要不是有那几百名兵丁护卫着书墨他们,可能书墨他们就要被那些难民踩成了肉泥了。
吴世恭给书墨交待的很简单,只要有一技之长的难民,吴世恭都需要。只要是会识字算帐的;有门手艺,会木匠、铁匠活的;会养马骑马的;会几手江湖郎中手段的……甚至就是会些皮毛,吴世恭都要收下来。
可让吴世恭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标准已经放的这么低了,到了最后,在这几万难民中间,还只是招收了二百多人。加上他们的家属,也只有五百多人。吴世恭不知道的是,有些手艺的,早就可以在通州城内找份工作,可以养家糊口了,谁还会在窝棚这里混啊?而剩下的那些难民,唯一会做的事,也就是会种田。
没有办法,在考虑了一番以后,吴世恭让兵丁搬来了一块五十几斤重的大石头,并且让书墨宣布,只要有人可以搬起这块石头,那吴世恭依然可以招收他。不过,名额有限,吴世恭也只招收五百人。
这个消息立刻让那些有些失望的难民混乱了起来。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往前挤。要不是吴世恭后来调集了兵丁,对着那些难民一顿拳打脚踢,并且宣布如果不好好排队的话,将取消这个难民的招收资格。那吴世恭的招收工作就没有办法展开了。
这大石头虽然只有五十几斤重,但是对于那些半饥饿状态的难民确实是条坎。只有近三分之一的难民可以顺利地举起来。
吴世恭微笑着在一旁看着在书墨面前测试的难民,心中想道:“能够在没有吃饱饭的情况下通过的这些难民,身体条件肯定没有什么大问题。只要好好地cāo练一番,都会成为一名好的兵丁的。”
迟二娃今年才十一岁,住在通州附近的一个村庄里。这次鞑子过来,迟二娃跟着父母亲和一个才七岁的妹妹逃难,在逃难途中,与父母亲都失散了。他只能够带着自己的妹妹随着难民的人cháo来到了通州城外。
之后,迟二娃和妹妹混进了一个由小乞丐组成的团体,他们每天四处要饭,再加上做些小偷小摸的事,迟二娃和妹妹也勉强活了下来。
今天听见有位大人要招收难民,迟二娃也带着妹妹过来了。仗着个子小,迟二娃和妹妹通过人群的缝隙,挤到了前排。
可是当招收难民以后,迟二娃却发现自己... -->>
在通州城休息了一个晚上,在早晨一开城门的时候,吴世恭就出了通州城,回到了自己的军营。而那些民夫早就整理好了自己的行装,就等着吴世恭回来,可以领取二斗粮食以后回家去了。
吴世恭就把周巡、赫飞等军官叫了过来,让他们在民夫中宣布:这些民夫只要愿意留在吴世恭这里的,吴世恭将每人支付三两银子的安家费。并且,安排他们到汝宁营当辅兵,拿三成的军饷,以后训练合格了,还能够转为正兵,拿全额军饷。
说实话,吴世恭的条件确实挺吸引这些民夫的。但是,他们一来不愿意离乡背井,二来这大明朝的官军名声简直太臭了一点,就算是他们在吴世恭的营中亲身有了经历,知道了吴世恭的军队是不扣克军饷,每天还能够吃饱饭的,可是还是没有几个民夫愿意留下来。
最后,只有六十几名没有什么家属,身无牵挂的民夫,愿意跟着吴世恭到汝宁府去。对此情形,吴世恭也有些无可奈何。
吴世恭现在在% 千户所的家奴和军户,其实人口比例十分的不协调。青壮的男子比较少,妇孺老弱比较多。在以前抽调兵丁的过程中,吴世恭甚至把千户所的军户都抽调了很大一大部分。因此,现在在千户所的农田中劳作的,甚至都使用上一些壮妇了。
而在这次的扩军过程中,吴世恭并不想再多招收河南当地人。因为,吴世恭毕竟是个外来户,当时人少的时候,自己这些从京城带来的护卫还可以压得住。但是如果当地人太多的话,吴世恭害怕他们以后会抱成团,形成尾大不掉的样子。于是,吴世恭就把目光对准了通州城外的那些难民。
当吴世恭安排着口齿伶俐的书墨,带着人到难民群中招收难民时,那难民群中,整个就是沸腾了。要不是有那几百名兵丁护卫着书墨他们,可能书墨他们就要被那些难民踩成了肉泥了。
吴世恭给书墨交待的很简单,只要有一技之长的难民,吴世恭都需要。只要是会识字算帐的;有门手艺,会木匠、铁匠活的;会养马骑马的;会几手江湖郎中手段的……甚至就是会些皮毛,吴世恭都要收下来。
可让吴世恭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标准已经放的这么低了,到了最后,在这几万难民中间,还只是招收了二百多人。加上他们的家属,也只有五百多人。吴世恭不知道的是,有些手艺的,早就可以在通州城内找份工作,可以养家糊口了,谁还会在窝棚这里混啊?而剩下的那些难民,唯一会做的事,也就是会种田。
没有办法,在考虑了一番以后,吴世恭让兵丁搬来了一块五十几斤重的大石头,并且让书墨宣布,只要有人可以搬起这块石头,那吴世恭依然可以招收他。不过,名额有限,吴世恭也只招收五百人。
这个消息立刻让那些有些失望的难民混乱了起来。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往前挤。要不是吴世恭后来调集了兵丁,对着那些难民一顿拳打脚踢,并且宣布如果不好好排队的话,将取消这个难民的招收资格。那吴世恭的招收工作就没有办法展开了。
这大石头虽然只有五十几斤重,但是对于那些半饥饿状态的难民确实是条坎。只有近三分之一的难民可以顺利地举起来。
吴世恭微笑着在一旁看着在书墨面前测试的难民,心中想道:“能够在没有吃饱饭的情况下通过的这些难民,身体条件肯定没有什么大问题。只要好好地cāo练一番,都会成为一名好的兵丁的。”
迟二娃今年才十一岁,住在通州附近的一个村庄里。这次鞑子过来,迟二娃跟着父母亲和一个才七岁的妹妹逃难,在逃难途中,与父母亲都失散了。他只能够带着自己的妹妹随着难民的人cháo来到了通州城外。
之后,迟二娃和妹妹混进了一个由小乞丐组成的团体,他们每天四处要饭,再加上做些小偷小摸的事,迟二娃和妹妹也勉强活了下来。
今天听见有位大人要招收难民,迟二娃也带着妹妹过来了。仗着个子小,迟二娃和妹妹通过人群的缝隙,挤到了前排。
可是当招收难民以后,迟二娃却发现自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