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大明首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十六年过去了,忆起这个场景,高拱依然热血沸腾,眼含泪花。
“常人盟誓,无非生死与共之类,而我兄弟香火盟,则是相期以相业。”张居正慨然,“十六年过去了,我兄年过半百,霜降须发,终于得见曙光了!”
高拱恍然大悟!今日,张居正之所以表现异常,定然是他从徐阶那里获得了一个重大机密,而这个机密,就是自己将入阁拜相!捕捉到这一讯息,高拱不禁心潮澎湃。
毕竟,入阁拜相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啊!但高拱极力抑制住惊喜,故意问:“叔大,此话何意?”
“元翁适才召见居正,即为此事。”张居正语气郑重地说,“元翁意已决,延揽我兄入阁!元翁垂询居正,办此事,是走廷推,抑或特旨简任。”
高拱自斟自饮,兀自又干了一盅酒,以掩饰自己的激动。他想给张居正也斟上一盅,刚拿住酒壶,手却有些发颤,只好又放下:“叔大,你自己斟上一盅。”张居正斟酒的当儿,高拱这才想到他刚说的后半句话,问:“叔大,元翁何以有特旨简任之说?”
国朝成例,简用阁臣,由朝廷九卿、科道会推,每员以三人为候选人,排序上达,呈请皇上从中圈定一人,谓之廷推。作为例外,也可由皇上直接发布诏旨任命,谓之特旨简任。特简虽合法,但毕竟绕过廷推,难免会给人不够堂堂正正的印象。
张居正并没有正面回答高拱的提问,而是叹了口气:“我兄一心谋国,倡言担当,殊不知,干事,就要得罪人,而得罪人,会丢选票的!”
高拱不平地“哼”了一声。
“远的不说,就说刚过去的嘉靖四十四年之事,”张居正举起左手,伸出手掌,用右手掰着左手的手指头开始列举,“这第一件,今春,我兄主春闱,诸如怀挟传递、交换试卷、冒替代笔、搜捡不严、校阅不公等等科场诸弊,一百五十年所不能正者,我兄一举革之殆尽。表面上,朝野无不大赞特赞,可我兄想过没有?敢交换试卷、冒替代笔者,恐非平民子弟所敢为,官场里不知多少人在骂你坏了他们子弟前程呢!”
高拱一拍桌子,道:“任凭他们骂!国家抡才大典,岂容舞弊者玷污!”
“这第二件,”张居正继续说,“今夏,我兄由吏部左侍郎晋升礼部尚书,舆论对我兄佐铨的评价是:‘吏事精核,每出一语,奸吏股栗,俗弊以清。’这当然是赞誉。但反过来理解,可不可以说,我兄太强势,以致令人生畏?谁愿意推一个令自己提心吊胆的人上去?”
“强势?整天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才好?!”高拱以辩论的语气道。
张居正一笑,掰倒中指,说:“这第三件,今秋,四夷馆考收。固然举朝公认此次考收办得干净利索,但国受益而我兄收怨,多责我兄不近人情。”说着,张居正蓦地干了一盅酒,肃然道,“我兄以礼部尚书之尊参劾教师顾祎父子,致顾祎革职、顾彬于刑部枷一月,坊间也以为太过。”
“太过?!”高拱“腾”地站起来,红着脸说,“他们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事论事,短视之极!”
张居正并不解释,继续说:“我兄的才识,人所共知。然则,在时下萎靡的官场,我兄整顿官常、革除陋习,已然让一些人不习惯了。我兄还每每把兴革改制挂在嘴上、付诸行动,行事风格颇是强势,自然成为争议人物。那些科道言官,以清流自居,以维护纲常自任,对我兄不免啧有烦言,一旦付诸廷推,能否顺利过关,恐无十足把握。”
高拱缓缓落座,摇着头,嘴唇嚅动着,仿佛有话要说,一时又不知说些什么。
张居正盯住高拱问:“中玄兄,真的如此在意形式吗?”不等高拱开口,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不管何种形式,结果才最重要——入阁拜相!劝我兄,对形式不必介意。”
高拱默然。
张居正沉吟片刻,皱了皱眉:“中玄兄,我兄拜相,尚有一道坎儿,倘若不迈过去,不但拜相之事难以逆料,我兄礼部尚书之职,也可能不保。这也是元翁召居正并向居正透露拜相机密的原因所在。此事,元翁命我与兄台商榷。”
高拱一惊,猜不出是什么坎儿,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我兄还记得那首打油诗吗?”随之,张居正吟道:
试观前后诸公辅,
谁不由兹登政府。
君王论相只青词,
庙堂衮职谁更补!
高拱闻之,不禁怅然。起初的兴奋劲儿,喘息间减去多半!
nbsp;十六年过去了,忆起这个场景,高拱依然热血沸腾,眼含泪花。
“常人盟誓,无非生死与共之类,而我兄弟香火盟,则是相期以相业。”张居正慨然,“十六年过去了,我兄年过半百,霜降须发,终于得见曙光了!”
高拱恍然大悟!今日,张居正之所以表现异常,定然是他从徐阶那里获得了一个重大机密,而这个机密,就是自己将入阁拜相!捕捉到这一讯息,高拱不禁心潮澎湃。
毕竟,入阁拜相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啊!但高拱极力抑制住惊喜,故意问:“叔大,此话何意?”
“元翁适才召见居正,即为此事。”张居正语气郑重地说,“元翁意已决,延揽我兄入阁!元翁垂询居正,办此事,是走廷推,抑或特旨简任。”
高拱自斟自饮,兀自又干了一盅酒,以掩饰自己的激动。他想给张居正也斟上一盅,刚拿住酒壶,手却有些发颤,只好又放下:“叔大,你自己斟上一盅。”张居正斟酒的当儿,高拱这才想到他刚说的后半句话,问:“叔大,元翁何以有特旨简任之说?”
国朝成例,简用阁臣,由朝廷九卿、科道会推,每员以三人为候选人,排序上达,呈请皇上从中圈定一人,谓之廷推。作为例外,也可由皇上直接发布诏旨任命,谓之特旨简任。特简虽合法,但毕竟绕过廷推,难免会给人不够堂堂正正的印象。
张居正并没有正面回答高拱的提问,而是叹了口气:“我兄一心谋国,倡言担当,殊不知,干事,就要得罪人,而得罪人,会丢选票的!”
高拱不平地“哼”了一声。
“远的不说,就说刚过去的嘉靖四十四年之事,”张居正举起左手,伸出手掌,用右手掰着左手的手指头开始列举,“这第一件,今春,我兄主春闱,诸如怀挟传递、交换试卷、冒替代笔、搜捡不严、校阅不公等等科场诸弊,一百五十年所不能正者,我兄一举革之殆尽。表面上,朝野无不大赞特赞,可我兄想过没有?敢交换试卷、冒替代笔者,恐非平民子弟所敢为,官场里不知多少人在骂你坏了他们子弟前程呢!”
高拱一拍桌子,道:“任凭他们骂!国家抡才大典,岂容舞弊者玷污!”
“这第二件,”张居正继续说,“今夏,我兄由吏部左侍郎晋升礼部尚书,舆论对我兄佐铨的评价是:‘吏事精核,每出一语,奸吏股栗,俗弊以清。’这当然是赞誉。但反过来理解,可不可以说,我兄太强势,以致令人生畏?谁愿意推一个令自己提心吊胆的人上去?”
“强势?整天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才好?!”高拱以辩论的语气道。
张居正一笑,掰倒中指,说:“这第三件,今秋,四夷馆考收。固然举朝公认此次考收办得干净利索,但国受益而我兄收怨,多责我兄不近人情。”说着,张居正蓦地干了一盅酒,肃然道,“我兄以礼部尚书之尊参劾教师顾祎父子,致顾祎革职、顾彬于刑部枷一月,坊间也以为太过。”
“太过?!”高拱“腾”地站起来,红着脸说,“他们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事论事,短视之极!”
张居正并不解释,继续说:“我兄的才识,人所共知。然则,在时下萎靡的官场,我兄整顿官常、革除陋习,已然让一些人不习惯了。我兄还每每把兴革改制挂在嘴上、付诸行动,行事风格颇是强势,自然成为争议人物。那些科道言官,以清流自居,以维护纲常自任,对我兄不免啧有烦言,一旦付诸廷推,能否顺利过关,恐无十足把握。”
高拱缓缓落座,摇着头,嘴唇嚅动着,仿佛有话要说,一时又不知说些什么。
张居正盯住高拱问:“中玄兄,真的如此在意形式吗?”不等高拱开口,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不管何种形式,结果才最重要——入阁拜相!劝我兄,对形式不必介意。”
高拱默然。
张居正沉吟片刻,皱了皱眉:“中玄兄,我兄拜相,尚有一道坎儿,倘若不迈过去,不但拜相之事难以逆料,我兄礼部尚书之职,也可能不保。这也是元翁召居正并向居正透露拜相机密的原因所在。此事,元翁命我与兄台商榷。”
高拱一惊,猜不出是什么坎儿,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我兄还记得那首打油诗吗?”随之,张居正吟道:
试观前后诸公辅,
谁不由兹登政府。
君王论相只青词,
庙堂衮职谁更补!
高拱闻之,不禁怅然。起初的兴奋劲儿,喘息间减去多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