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古代农家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话风趣幽默,一件很小的事情,经由他的嘴说出来,也常常会逗得崇正帝龙心大悦。崇正帝有一次听了周颐讲的世界其他地方的趣闻后,忍不住拍拍周颐的肩膀:“
周卿,听你一席话,朕甚是开怀”
“皇上,能为您哪怕分担少许忧愁,也是微臣万千日夜之祈盼。”
“哈哈哈哈,好好好……”崇正帝哈哈大笑。
就这样,在崇正帝的大姨父期过了后,周颐成了朝堂上唯一一个能频繁见到皇帝的人。
不少人在背地里骂周颐佞臣,周颐也只当没听见,现在他得罪了首辅次辅,甚至连太子的人也扳折了,不想方设法的抱紧崇正帝的大腿,难道直愣愣的躺在那儿等死吗?
即便成了所谓的皇帝眼中的红人,但周颐并没有任何轻狂之色,除了三不五时的被皇帝召见外,他还是在翰林院老老实实修他的书,对待同僚也如往常无二。
步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慢悠悠。
又是下衙的时间,周颐出了衙门,绕到南街买了爱吃的糖炒栗子,到了南街与东街的交汇处时候,一个戴着礼帽,穿戴颇有魏晋之风的人站在了他的眼前。
“周大人。”这人给他行了一个礼,姿态说不出的飘逸。
周颐手里还拿着一包糖炒栗子,闻言用另一只手指指自己的鼻子:“你认识我?”
“周大人大破元平府贪污案,在朝堂上名声大扬,天下谁人不识君。在下东方明,见过周大人。”周颐摆摆手:“过奖了,过奖了,你要吃栗子吗?”说着伸手从纸包里抓出半把,似乎又觉得有点多,神色有些纠结,悄悄觑了一眼东方明,又看似不经意的往包里漏了几
颗下去。
东方明看着,心里颇有些哭笑不得,皇帝眼前的大红人,竟然是这么孩子气的人?不过一想也释然了,周颐就算再聪明,毕竟只有十七岁呢,有些少年心性也正常。
这样也好,若是手段了得,心性还成熟的话,他的游说无疑又要难上许多。东方明悄悄吁了口气,淡笑着问周颐:“周大人,草民很是仰慕大人,元平府将一干贪官连根拔起,实在大快人心,草民略备薄酒,想与大人共饮一杯,不知大人能否赏脸
?”
周颐心里叹一口气,还是来了。罢了,该来的总会来,一味的逃避也没有用。
心思电转,周颐面上不显,只点了点头:“东方先生的大名我也有所耳闻,一篇绮游记让人心驰神往。能与东方先生坐而论道,也是我的荣幸。”
东方明闻言脸上一喜,叹道:“大越的山水奇景太多,老朽有生之年只怕是难以遍足了,没想到周大人竟然开看过草民的杂记,实在让草民受宠若惊。”
两人相互吹捧个着到了太白楼,席位定在第三层的雅间。
周颐淡笑着看向东方明:“这会不会太破费了?”太白楼的第三层的雅间可不是谁都能定上的,这东方明是明摆着告诉他大有来头呢!
东方明笑着道:“周大人如此人物,能与您共席就已经是不胜荣幸,怎么会破费呢!”
周颐便也不再废话,进了包间。
像东方明这样不考功名,或者说没有考上功名的人,大抵都会将自己包装成心向乡野,流连山水的闲散人,以显示他们卓卓独立的姿态。
东方明无论是文章还是诗作在仕林中都很有名气,很受读书人追捧。而传言,东方明最厉害的并不是他的学问,而是他的足智多谋。
周颐轻轻荡了荡手里的酒杯,配合着东方明说了天气,说山水,说了山水,说诗词,他也不着急,倒要看看东方明还要扯多久才能说到正题。
周颐不着急,但暗中观察他的东方明,见他始终一副谈兴很浓的模样,却急躁了,他出来可不是真的和周颐来谈什么山水诗词的。
终于,东方明按捺不住了,他试探的问道:“周大人,不知您对这诸位皇子是如何看的?”
来了!
周颐疑惑不已的看着东方明:“诸位皇子自然个个是龙姿凤章,东方先生此话何意?”
东方明身子前倾,小声道;“周大人,您智计无双,自然明白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草民深觉周大人也该为以后考虑考虑了。”说罢摸了摸胡子。
“良禽嘛,我倒是可以自认,不过我不是太明白东方先生的意思,我为什么还要考虑,我不是早已经栖息在圣上的隆恩之下了吗?”
东方明摸胡子的手一顿,被周颐说的一噎,这周颐到底是装傻还是真没有听清楚?
“当然,圣上自然是要忠的,但周大人,之后呢,总有新枝换老木,这老木若枯萎了,您不得还要重新择地而栖吗?”周颐听了,淡笑,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而后才说道:“东方先生,不管老木新枝,周某人忠于的都只会是独一无二的主枝,私以为,这才是为人臣的本分。”说罢站起来
:“今日的酒不错,不过我以后并不想再和东方先生喝酒了,今日的谈兴已尽,周某告辞。”
周颐走出太白楼,回身看了看三楼,微微摇了摇头,几个皇子之间的浑水他可不想淌进去,吃不着荤反惹一身骚。
东方明的背后是太子,别说张志京之事周颐还不确定是不是太子干的,就算不是,周颐也不会在崇正帝明显精力有余的时候,和任何一个皇子有纠葛。帝王家可不同于百姓,崇正帝本就多疑,现在他年老,对几个皇子越加防备,任何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看重的臣子和皇子走的过于近。周颐好不容易才取得崇正帝的信任,
他又怎么会自毁长城。周颐并不想攀附什么从龙之功,毕竟选择错了,代价太大,当一个只忠于皇帝的直臣,即便新帝即位,就算一时不能成为心腹,但至少也不会被防备太深,周颐只要这样
就够了,以后的都可以慢慢图谋。
周颐还是小看了崇正帝,他并不知道,在他出太白楼没有多久,他和东方明的谈话便被一句不漏的呈到了御前。崇正帝端着脸看完,冷哼一声:“朕就知道。”几位皇子私下里的动作,崇正帝都知道个大概,不过这也是他有意为之,对皇子们私下拉拢人,斗得火热都是睁一只眼闭一
只眼。
“周颐……”崇正帝轻嚼这两个字,带着笑意轻轻地叹一句:“倒是没有辜负朕。”
今日若周颐与东方明的交谈中说错一句话,只怕等着周颐的就是地狱。
他表现的越优秀,崇正皇帝虽喜爱,但也会比旁人有更多的疑虑。
周颐还不知道自己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出了太白楼,已近暮色,街边已摆了许多小吃摊。
周颐饶有兴致的一一看过去,他喜欢这种富有烟火气息的生活。
到了家,大家已经吃过了晚饭,周老二手痒痒,正在大厅里刨一根木块,六丫在绣自己的嫁妆,王艳和六丫坐在一起,时不时和她说些什么。
周颐进了门,见到的便是等着他的家人和温暖的灯光。
周颐心里一暖,在周老二下首坐下:“爹,娘,我准备向李姑娘提亲了。”
周老二闻言忙放下手里的木头,搓了搓手,喜道;“早就该去了,我和你娘都已经等了很久,不过见你每天都很忙,便没说。”
王艳站起来,走到周颐身边,摸了摸他的肩膀:“我儿长大了,现在也要娶亲了……”一脸感叹。
“六郎是儿子,就算娶了亲还不是和我们住在一起,又不像闺女,嫁了就是别人的人了,艳娘,咱们应该高兴啊。”周老二道。
六丫听了,站起来故意打趣道:“爹,难道闺女嫁了人就不是您的孩子了?”
周老二忙摆摆手:“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这是一件喜事。”
六丫扑哧一声笑出来。王艳似乎还是有些不得劲:“我当然知道六郎成亲后还会和我们住在一起,但我担心的是,李姑娘是将军的闺女,高门贵女的,下嫁到咱们家,六郎以后压服不住怎么办?
”如果她受儿媳的气怎么办?
当然这句话她没有说出来。
六丫哎呀一声:“娘,你在想什么呢,李姑娘又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再说,您又不是不知道她对六郎的情意,六郎和李姑娘以后一定会琴瑟和鸣的。”
王艳戳了戳六丫的额头:“跟着六郎念了些书,就在娘面前也掉书袋了?”
“娘,您不用担心,我相信李姑娘不是那样的人,她心性豁达,以后定会孝顺您和爹。”周颐见六丫要反驳王艳,忙说道。
王艳叹了口气:“但愿吧。”说完便带着丫鬟下去了。
周老二见了,脸色有些不好看,但还是走到周颐面前,说道:“别理你娘,她到了京城,整日里没有事做,就喜欢胡思乱想,李姑娘挺好的,爹赞成那闺女做我儿媳妇。”周颐点点头。
话风趣幽默,一件很小的事情,经由他的嘴说出来,也常常会逗得崇正帝龙心大悦。崇正帝有一次听了周颐讲的世界其他地方的趣闻后,忍不住拍拍周颐的肩膀:“
周卿,听你一席话,朕甚是开怀”
“皇上,能为您哪怕分担少许忧愁,也是微臣万千日夜之祈盼。”
“哈哈哈哈,好好好……”崇正帝哈哈大笑。
就这样,在崇正帝的大姨父期过了后,周颐成了朝堂上唯一一个能频繁见到皇帝的人。
不少人在背地里骂周颐佞臣,周颐也只当没听见,现在他得罪了首辅次辅,甚至连太子的人也扳折了,不想方设法的抱紧崇正帝的大腿,难道直愣愣的躺在那儿等死吗?
即便成了所谓的皇帝眼中的红人,但周颐并没有任何轻狂之色,除了三不五时的被皇帝召见外,他还是在翰林院老老实实修他的书,对待同僚也如往常无二。
步子还是一如既往的慢悠悠。
又是下衙的时间,周颐出了衙门,绕到南街买了爱吃的糖炒栗子,到了南街与东街的交汇处时候,一个戴着礼帽,穿戴颇有魏晋之风的人站在了他的眼前。
“周大人。”这人给他行了一个礼,姿态说不出的飘逸。
周颐手里还拿着一包糖炒栗子,闻言用另一只手指指自己的鼻子:“你认识我?”
“周大人大破元平府贪污案,在朝堂上名声大扬,天下谁人不识君。在下东方明,见过周大人。”周颐摆摆手:“过奖了,过奖了,你要吃栗子吗?”说着伸手从纸包里抓出半把,似乎又觉得有点多,神色有些纠结,悄悄觑了一眼东方明,又看似不经意的往包里漏了几
颗下去。
东方明看着,心里颇有些哭笑不得,皇帝眼前的大红人,竟然是这么孩子气的人?不过一想也释然了,周颐就算再聪明,毕竟只有十七岁呢,有些少年心性也正常。
这样也好,若是手段了得,心性还成熟的话,他的游说无疑又要难上许多。东方明悄悄吁了口气,淡笑着问周颐:“周大人,草民很是仰慕大人,元平府将一干贪官连根拔起,实在大快人心,草民略备薄酒,想与大人共饮一杯,不知大人能否赏脸
?”
周颐心里叹一口气,还是来了。罢了,该来的总会来,一味的逃避也没有用。
心思电转,周颐面上不显,只点了点头:“东方先生的大名我也有所耳闻,一篇绮游记让人心驰神往。能与东方先生坐而论道,也是我的荣幸。”
东方明闻言脸上一喜,叹道:“大越的山水奇景太多,老朽有生之年只怕是难以遍足了,没想到周大人竟然开看过草民的杂记,实在让草民受宠若惊。”
两人相互吹捧个着到了太白楼,席位定在第三层的雅间。
周颐淡笑着看向东方明:“这会不会太破费了?”太白楼的第三层的雅间可不是谁都能定上的,这东方明是明摆着告诉他大有来头呢!
东方明笑着道:“周大人如此人物,能与您共席就已经是不胜荣幸,怎么会破费呢!”
周颐便也不再废话,进了包间。
像东方明这样不考功名,或者说没有考上功名的人,大抵都会将自己包装成心向乡野,流连山水的闲散人,以显示他们卓卓独立的姿态。
东方明无论是文章还是诗作在仕林中都很有名气,很受读书人追捧。而传言,东方明最厉害的并不是他的学问,而是他的足智多谋。
周颐轻轻荡了荡手里的酒杯,配合着东方明说了天气,说山水,说了山水,说诗词,他也不着急,倒要看看东方明还要扯多久才能说到正题。
周颐不着急,但暗中观察他的东方明,见他始终一副谈兴很浓的模样,却急躁了,他出来可不是真的和周颐来谈什么山水诗词的。
终于,东方明按捺不住了,他试探的问道:“周大人,不知您对这诸位皇子是如何看的?”
来了!
周颐疑惑不已的看着东方明:“诸位皇子自然个个是龙姿凤章,东方先生此话何意?”
东方明身子前倾,小声道;“周大人,您智计无双,自然明白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草民深觉周大人也该为以后考虑考虑了。”说罢摸了摸胡子。
“良禽嘛,我倒是可以自认,不过我不是太明白东方先生的意思,我为什么还要考虑,我不是早已经栖息在圣上的隆恩之下了吗?”
东方明摸胡子的手一顿,被周颐说的一噎,这周颐到底是装傻还是真没有听清楚?
“当然,圣上自然是要忠的,但周大人,之后呢,总有新枝换老木,这老木若枯萎了,您不得还要重新择地而栖吗?”周颐听了,淡笑,将杯里的酒一饮而尽,而后才说道:“东方先生,不管老木新枝,周某人忠于的都只会是独一无二的主枝,私以为,这才是为人臣的本分。”说罢站起来
:“今日的酒不错,不过我以后并不想再和东方先生喝酒了,今日的谈兴已尽,周某告辞。”
周颐走出太白楼,回身看了看三楼,微微摇了摇头,几个皇子之间的浑水他可不想淌进去,吃不着荤反惹一身骚。
东方明的背后是太子,别说张志京之事周颐还不确定是不是太子干的,就算不是,周颐也不会在崇正帝明显精力有余的时候,和任何一个皇子有纠葛。帝王家可不同于百姓,崇正帝本就多疑,现在他年老,对几个皇子越加防备,任何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看重的臣子和皇子走的过于近。周颐好不容易才取得崇正帝的信任,
他又怎么会自毁长城。周颐并不想攀附什么从龙之功,毕竟选择错了,代价太大,当一个只忠于皇帝的直臣,即便新帝即位,就算一时不能成为心腹,但至少也不会被防备太深,周颐只要这样
就够了,以后的都可以慢慢图谋。
周颐还是小看了崇正帝,他并不知道,在他出太白楼没有多久,他和东方明的谈话便被一句不漏的呈到了御前。崇正帝端着脸看完,冷哼一声:“朕就知道。”几位皇子私下里的动作,崇正帝都知道个大概,不过这也是他有意为之,对皇子们私下拉拢人,斗得火热都是睁一只眼闭一
只眼。
“周颐……”崇正帝轻嚼这两个字,带着笑意轻轻地叹一句:“倒是没有辜负朕。”
今日若周颐与东方明的交谈中说错一句话,只怕等着周颐的就是地狱。
他表现的越优秀,崇正皇帝虽喜爱,但也会比旁人有更多的疑虑。
周颐还不知道自己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出了太白楼,已近暮色,街边已摆了许多小吃摊。
周颐饶有兴致的一一看过去,他喜欢这种富有烟火气息的生活。
到了家,大家已经吃过了晚饭,周老二手痒痒,正在大厅里刨一根木块,六丫在绣自己的嫁妆,王艳和六丫坐在一起,时不时和她说些什么。
周颐进了门,见到的便是等着他的家人和温暖的灯光。
周颐心里一暖,在周老二下首坐下:“爹,娘,我准备向李姑娘提亲了。”
周老二闻言忙放下手里的木头,搓了搓手,喜道;“早就该去了,我和你娘都已经等了很久,不过见你每天都很忙,便没说。”
王艳站起来,走到周颐身边,摸了摸他的肩膀:“我儿长大了,现在也要娶亲了……”一脸感叹。
“六郎是儿子,就算娶了亲还不是和我们住在一起,又不像闺女,嫁了就是别人的人了,艳娘,咱们应该高兴啊。”周老二道。
六丫听了,站起来故意打趣道:“爹,难道闺女嫁了人就不是您的孩子了?”
周老二忙摆摆手:“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这是一件喜事。”
六丫扑哧一声笑出来。王艳似乎还是有些不得劲:“我当然知道六郎成亲后还会和我们住在一起,但我担心的是,李姑娘是将军的闺女,高门贵女的,下嫁到咱们家,六郎以后压服不住怎么办?
”如果她受儿媳的气怎么办?
当然这句话她没有说出来。
六丫哎呀一声:“娘,你在想什么呢,李姑娘又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再说,您又不是不知道她对六郎的情意,六郎和李姑娘以后一定会琴瑟和鸣的。”
王艳戳了戳六丫的额头:“跟着六郎念了些书,就在娘面前也掉书袋了?”
“娘,您不用担心,我相信李姑娘不是那样的人,她心性豁达,以后定会孝顺您和爹。”周颐见六丫要反驳王艳,忙说道。
王艳叹了口气:“但愿吧。”说完便带着丫鬟下去了。
周老二见了,脸色有些不好看,但还是走到周颐面前,说道:“别理你娘,她到了京城,整日里没有事做,就喜欢胡思乱想,李姑娘挺好的,爹赞成那闺女做我儿媳妇。”周颐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