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伐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淮阳战役结束后,杰书的大军也班师回朝,正月刚过就已经部分返回山东。明军在淮阳之战后主动后退,据说现在又去骚扰江西了,这让清廷上下松了一口气,因为明军的行动倒是和清军的宣传相符合。之前清廷声称明军惨败,清军顺利解除江南危机,要是明军在东南大举攻城略地,杰书的宣传就会引起大家的怀疑。
现在北京朝廷怀疑淮阳战事不是很顺利,不过即使是遏必隆都对真实情况有所隐瞒,他声称淮阳一战人数损失比较大的就是蒙古人。遏必隆心里明白,失败让清军的军心涣散,而且需要补充大量的军械、装备,为了恢复士气,遏必隆计划把军队分批整训,使官兵重新焕发出必胜的信念来。杰书和遏必隆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致,那就是必须打一场胜仗,然后才能向朝廷承认淮阳之战的失利。
李国英的情况也不怎么样,因为他的督标在淮阳一战中表现极差,简直称得上是望风而逃。要不是杰书和遏必隆通过这大半年的共事,深信李国英是朝廷[][]的忠臣,说不定都会怀疑他是川军的内奸——如果搁在去年年初杰书和遏必隆对李国英印象最差的时候,说不定就真把他当做罪魁祸首绑送朝廷了。
因为督标的表现丢尽了李国英的脸,所以他现在也配合杰书和遏必隆对朝廷尽量隐瞒真相,就是隐瞒过去的可能性不大,也本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态度。
淮阳一战后,杰书和遏必隆都怀疑两江官兵和漕运官兵与明军有什么勾结,事后林启龙通过穆谭帮忙赎人一事更加重了他们的怀疑,觉得林启龙和穆谭的频繁来往给明军刺探清军军情、收买清军中的贪财分子提供了机会。不过八旗兵和绿营对赎人一事倒是很支持的,既然杰书和遏必隆也都从中受益,他们也不好追究林启龙的私通穆谭问题。只有李国英感觉这根本不是林启龙和穆谭有交情,而是邓名一贯的政策,明军谎称穆谭受贿、释放战俘只是为了骗康亲王,不过李国英无法解释他为何会有这样的认识——这已经是长江沿岸封疆大吏间的常识了,最后李国英还是选择了沉默不语。
二月后,祖泽溥向杰书他们通报,周培公带了一群两江、湖广的杂牌军赶去胶东,配合山东绿营清剿扶清灭明军。而祖泽溥的战略构思就是恩威并用,以打促和。现在正在整训的清军还建制混乱,士气低迷,所以遏必隆也不和祖泽溥抢夺在胶东练兵的机会,再说胶东尤其是牙山周边已经被清军上次剿匪时抢得差不多了,遏必隆觉得胶东已经相当荒凉,前去作战不但无法提升士气反倒可能有害军心。
对于祖泽溥的战略,北京也是赞同的,上次讨伐胶东就花了军费百万银两,这还是在大军基本能就地解决军粮的前提上。现在胶东拉锯了半年,新冒出来的扶清灭明军又把府城、县城都打平了,再动员十万大军入胶东,看来不花个几百万是解决不了的。祖泽溥还向朝廷暗示,由于康亲王的横征暴敛,导致缙绅大批加入叛军作乱。听说胶东的缙绅都反了,索尼也觉得杰书之前在胶东大概是闹得太过了,他反复规劝过康亲王一定要小心,不要把缙绅都逼反了,结果还搞成这个样子。杰书也就算了,遏必隆居然也这么不懂事。
缙绅都反了,那剿匪大军就更不用指望就地解决粮草了,最后索尼、鳌拜和苏克萨哈商议了一下,偷偷指示祖泽溥,只要胶东肯接受招安,并保证把今年的赋税交上来,那朝廷愿意赦免包括于七在内的祸害,而且还默认造反集团在胶东统治一段时间。
在辅政大臣看来,要是用暴力打平缙绅、大侠这些地头蛇皆反的胶东,不花费个上千万军费估计不太可能,而且剿匪军、于七军、扶清灭明军已经在胶东来回来去打了三、四趟了,估计大军的犒赏战后也都要朝廷出,无法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抢了。花费这么多,最后得到一片白地,估计十年都没法正常纳税,辅政大臣觉得有点亏,也不符合清廷现在集中主要力量对付邓名的战略。
之前邓名还隐隐盼望扶清议院更进一步打入青州府,把势力继续向西扩展,但得知康亲王的大军返回后,扶清议会权衡再三,还是没敢继续挑衅济南。
一心要尽快解决山东乱事的周培公火速赶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和邓名勾心斗角了几年后,周培公现在也是当世一流的外交家和谈判专家,甚至还刚刚建立了一... -->>
淮阳战役结束后,杰书的大军也班师回朝,正月刚过就已经部分返回山东。明军在淮阳之战后主动后退,据说现在又去骚扰江西了,这让清廷上下松了一口气,因为明军的行动倒是和清军的宣传相符合。之前清廷声称明军惨败,清军顺利解除江南危机,要是明军在东南大举攻城略地,杰书的宣传就会引起大家的怀疑。
现在北京朝廷怀疑淮阳战事不是很顺利,不过即使是遏必隆都对真实情况有所隐瞒,他声称淮阳一战人数损失比较大的就是蒙古人。遏必隆心里明白,失败让清军的军心涣散,而且需要补充大量的军械、装备,为了恢复士气,遏必隆计划把军队分批整训,使官兵重新焕发出必胜的信念来。杰书和遏必隆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致,那就是必须打一场胜仗,然后才能向朝廷承认淮阳之战的失利。
李国英的情况也不怎么样,因为他的督标在淮阳一战中表现极差,简直称得上是望风而逃。要不是杰书和遏必隆通过这大半年的共事,深信李国英是朝廷[][]的忠臣,说不定都会怀疑他是川军的内奸——如果搁在去年年初杰书和遏必隆对李国英印象最差的时候,说不定就真把他当做罪魁祸首绑送朝廷了。
因为督标的表现丢尽了李国英的脸,所以他现在也配合杰书和遏必隆对朝廷尽量隐瞒真相,就是隐瞒过去的可能性不大,也本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态度。
淮阳一战后,杰书和遏必隆都怀疑两江官兵和漕运官兵与明军有什么勾结,事后林启龙通过穆谭帮忙赎人一事更加重了他们的怀疑,觉得林启龙和穆谭的频繁来往给明军刺探清军军情、收买清军中的贪财分子提供了机会。不过八旗兵和绿营对赎人一事倒是很支持的,既然杰书和遏必隆也都从中受益,他们也不好追究林启龙的私通穆谭问题。只有李国英感觉这根本不是林启龙和穆谭有交情,而是邓名一贯的政策,明军谎称穆谭受贿、释放战俘只是为了骗康亲王,不过李国英无法解释他为何会有这样的认识——这已经是长江沿岸封疆大吏间的常识了,最后李国英还是选择了沉默不语。
二月后,祖泽溥向杰书他们通报,周培公带了一群两江、湖广的杂牌军赶去胶东,配合山东绿营清剿扶清灭明军。而祖泽溥的战略构思就是恩威并用,以打促和。现在正在整训的清军还建制混乱,士气低迷,所以遏必隆也不和祖泽溥抢夺在胶东练兵的机会,再说胶东尤其是牙山周边已经被清军上次剿匪时抢得差不多了,遏必隆觉得胶东已经相当荒凉,前去作战不但无法提升士气反倒可能有害军心。
对于祖泽溥的战略,北京也是赞同的,上次讨伐胶东就花了军费百万银两,这还是在大军基本能就地解决军粮的前提上。现在胶东拉锯了半年,新冒出来的扶清灭明军又把府城、县城都打平了,再动员十万大军入胶东,看来不花个几百万是解决不了的。祖泽溥还向朝廷暗示,由于康亲王的横征暴敛,导致缙绅大批加入叛军作乱。听说胶东的缙绅都反了,索尼也觉得杰书之前在胶东大概是闹得太过了,他反复规劝过康亲王一定要小心,不要把缙绅都逼反了,结果还搞成这个样子。杰书也就算了,遏必隆居然也这么不懂事。
缙绅都反了,那剿匪大军就更不用指望就地解决粮草了,最后索尼、鳌拜和苏克萨哈商议了一下,偷偷指示祖泽溥,只要胶东肯接受招安,并保证把今年的赋税交上来,那朝廷愿意赦免包括于七在内的祸害,而且还默认造反集团在胶东统治一段时间。
在辅政大臣看来,要是用暴力打平缙绅、大侠这些地头蛇皆反的胶东,不花费个上千万军费估计不太可能,而且剿匪军、于七军、扶清灭明军已经在胶东来回来去打了三、四趟了,估计大军的犒赏战后也都要朝廷出,无法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抢了。花费这么多,最后得到一片白地,估计十年都没法正常纳税,辅政大臣觉得有点亏,也不符合清廷现在集中主要力量对付邓名的战略。
之前邓名还隐隐盼望扶清议院更进一步打入青州府,把势力继续向西扩展,但得知康亲王的大军返回后,扶清议会权衡再三,还是没敢继续挑衅济南。
一心要尽快解决山东乱事的周培公火速赶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和邓名勾心斗角了几年后,周培公现在也是当世一流的外交家和谈判专家,甚至还刚刚建立了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