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第205章 第205场 空白的音节 (2/2)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我是大导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冒昧问一句,您是姓赵,还是姓谭?”李小乐崇敬地望着谭遁。
“为什么这么问?”谭遁突然笑了。
“因为能教我这些的,又能在这里出现的,我想只有赵季评,谭遁这两位老师。”李小乐正色道,就刚刚那一句话,他就感觉自己不单单是对于配乐,对于电影电视,他似乎也把握到了某种玄之又玄的至理。
以前他只是把电影简单的分成了一堆数据,虽然用自己的热情把数据堆叠在一起,但是始终还是差了些形而上的东西,这是他与张一谋,陈凯哥这些拥有深厚底蕴的导演之间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可就在刚刚那一刻,他似乎感觉到他有大步跳过去的可能了。
这时候,谭遁的电话响了,里面人告诉他已经联系好了麦田音乐的录音棚,那边的器材更好,这位音乐大师也站起来了,笑着对李小乐伸出了双手:
“李导演,不管我姓什么,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能在电影上共有合作的机会。”
“恩,一定。”李小乐伸出手紧紧地握了握,他知道谭遁说“将来”这个词的意思,他现在水平就算知道他是谁又有什么意义呢?等到自己真正能达到与他相当的高度时候,那才是真正结识他的时候。
看着谭遁的背影,李小乐心里也感觉到即是可惜,又是兴奋,感觉到自己胸口炽热的感觉在沸腾着,将来如果能和这样真正的影视界的顶尖人物一起共同创造出那些伟大的电影,那该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等着吧……总有一天他能聚集这些内地那些最好的电影人,创作出一部震动世界的作品。
***
后期整理完毕之后,李小乐按照韩三品的要求,在中影的放映室里好好看了遍正片,结果韩三品与韩晓理两位大小韩总,从一开的正经严肃,在看到105分钟结束之后,却已经开怀笑到脸都发疼了。
当然,学院派出身的韩晓理笑完之后,却还是批评了李小乐的不足:“你这电影剧情不错,可拍得太乱了,太多模仿盖·里奇与昆汀·塔伦蒂诺痕迹,配乐也太杂乱了……”
“我觉得很不错。”韩三品倒是笑着表达了不同的意见:“手法相当创新,我们这些老古董看不习惯也正常,现在市场是需要一些新的东西,老百姓喜欢就行了。”
韩三品的标准显然很简单,这105分钟好笑不好笑?只要是好笑目的就达到了,现在的中国电影就像是奄奄一息的老人,你别说什么让他心平气和好好养病,能给他根烟让他打起精神就不错了。
韩三品点头,让李小乐心里的石头就下落地了,在中国拍电影最怕的鬼门关,电影局与广电局的两道审核,如果自己没有韩三品作为出品人,这种新颖的喜剧只怕又要被剪辑很多情节才能上映。
接下来李小乐就要开始专心思考上映的问题了,为什么他要等到 02年才回中国拍电影,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这年的6月份,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俩和下发了第1519号文件《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节》,在全国23个省市建立了第一批31条院线。总计影院1019座,1834块银幕。
这其中对于电影制作人,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出现了叫做“影院售票系统电脑联网”,没这个东西内地电影票房基本真正受益最多只有五成。
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呢?
因为以前的电影院全部都是由自己做帐,票房多少,受益多少都跟一般的酒店饭馆一样自己说了算,很一部电影卖了10万的票,他报上去只有5万票房,而剩下的5万票房就变成了影院灰色收入。
而影院多半都是国营机构,没有人会去查。
而实施了院线制以后,影院就变成了联网的电脑系统卖票,电脑系统出的每张电影票本身就变成了发票,电影票房就能实现大部分真实上缴了。
那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以前无论是姜闻的《眼光灿烂的日子》还是张一谋的《红高粱都能取得4000多万的票房呢?
原因很简单,那时候制度是叫自制自播自买,电影院是承包制,上层企业自己下达任务,观众都是由上层机构组织的,很少自行买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属于“行政票房”。
比如某某钢铁厂由文化局下达批文要求职工组织看《红高粱》,钢铁厂直接向电影厂按观看职工人数交款,这种票房自然是不会低了,说白了是国家扶持。
90年代后期这种制度已经被逐渐废除,所有这几年来电影投资人们忽然发觉自己连成本收不回来。
很多电影爱好者肯定都幻想过,回到90年代拍什么电影在国内取得过亿票房,实际上极为天真,因为这个难度是远远超过在 10之后获得10亿票房的。
韩三品业很好奇,李小乐这位在韩国创造了商业电影奇迹的小导演,究竟想用什么方法在内地去营销这部电影呢?
“冒昧问一句,您是姓赵,还是姓谭?”李小乐崇敬地望着谭遁。
“为什么这么问?”谭遁突然笑了。
“因为能教我这些的,又能在这里出现的,我想只有赵季评,谭遁这两位老师。”李小乐正色道,就刚刚那一句话,他就感觉自己不单单是对于配乐,对于电影电视,他似乎也把握到了某种玄之又玄的至理。
以前他只是把电影简单的分成了一堆数据,虽然用自己的热情把数据堆叠在一起,但是始终还是差了些形而上的东西,这是他与张一谋,陈凯哥这些拥有深厚底蕴的导演之间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可就在刚刚那一刻,他似乎感觉到他有大步跳过去的可能了。
这时候,谭遁的电话响了,里面人告诉他已经联系好了麦田音乐的录音棚,那边的器材更好,这位音乐大师也站起来了,笑着对李小乐伸出了双手:
“李导演,不管我姓什么,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能在电影上共有合作的机会。”
“恩,一定。”李小乐伸出手紧紧地握了握,他知道谭遁说“将来”这个词的意思,他现在水平就算知道他是谁又有什么意义呢?等到自己真正能达到与他相当的高度时候,那才是真正结识他的时候。
看着谭遁的背影,李小乐心里也感觉到即是可惜,又是兴奋,感觉到自己胸口炽热的感觉在沸腾着,将来如果能和这样真正的影视界的顶尖人物一起共同创造出那些伟大的电影,那该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等着吧……总有一天他能聚集这些内地那些最好的电影人,创作出一部震动世界的作品。
***
后期整理完毕之后,李小乐按照韩三品的要求,在中影的放映室里好好看了遍正片,结果韩三品与韩晓理两位大小韩总,从一开的正经严肃,在看到105分钟结束之后,却已经开怀笑到脸都发疼了。
当然,学院派出身的韩晓理笑完之后,却还是批评了李小乐的不足:“你这电影剧情不错,可拍得太乱了,太多模仿盖·里奇与昆汀·塔伦蒂诺痕迹,配乐也太杂乱了……”
“我觉得很不错。”韩三品倒是笑着表达了不同的意见:“手法相当创新,我们这些老古董看不习惯也正常,现在市场是需要一些新的东西,老百姓喜欢就行了。”
韩三品的标准显然很简单,这105分钟好笑不好笑?只要是好笑目的就达到了,现在的中国电影就像是奄奄一息的老人,你别说什么让他心平气和好好养病,能给他根烟让他打起精神就不错了。
韩三品点头,让李小乐心里的石头就下落地了,在中国拍电影最怕的鬼门关,电影局与广电局的两道审核,如果自己没有韩三品作为出品人,这种新颖的喜剧只怕又要被剪辑很多情节才能上映。
接下来李小乐就要开始专心思考上映的问题了,为什么他要等到 02年才回中国拍电影,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这年的6月份,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俩和下发了第1519号文件《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节》,在全国23个省市建立了第一批31条院线。总计影院1019座,1834块银幕。
这其中对于电影制作人,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出现了叫做“影院售票系统电脑联网”,没这个东西内地电影票房基本真正受益最多只有五成。
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呢?
因为以前的电影院全部都是由自己做帐,票房多少,受益多少都跟一般的酒店饭馆一样自己说了算,很一部电影卖了10万的票,他报上去只有5万票房,而剩下的5万票房就变成了影院灰色收入。
而影院多半都是国营机构,没有人会去查。
而实施了院线制以后,影院就变成了联网的电脑系统卖票,电脑系统出的每张电影票本身就变成了发票,电影票房就能实现大部分真实上缴了。
那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以前无论是姜闻的《眼光灿烂的日子》还是张一谋的《红高粱都能取得4000多万的票房呢?
原因很简单,那时候制度是叫自制自播自买,电影院是承包制,上层企业自己下达任务,观众都是由上层机构组织的,很少自行买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属于“行政票房”。
比如某某钢铁厂由文化局下达批文要求职工组织看《红高粱》,钢铁厂直接向电影厂按观看职工人数交款,这种票房自然是不会低了,说白了是国家扶持。
90年代后期这种制度已经被逐渐废除,所有这几年来电影投资人们忽然发觉自己连成本收不回来。
很多电影爱好者肯定都幻想过,回到90年代拍什么电影在国内取得过亿票房,实际上极为天真,因为这个难度是远远超过在 10之后获得10亿票房的。
韩三品业很好奇,李小乐这位在韩国创造了商业电影奇迹的小导演,究竟想用什么方法在内地去营销这部电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