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大明第一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西风漫卷,旗帜飘扬,李文忠坐在马背上,身上披着厚厚的战袄,头盔垂下来的狗皮外沿,护住了耳朵和脖子。
同他一样,明军将士,从头到脚,都被包裹严实,手里持着刀枪,队伍之中,有火枪,野战炮,可谓是武装到了极致。
这也是李文忠他们敢于横扫辽东的本钱所在。
从洪武七年,到洪武九年秋,差不多有两年半的时间,大明朝堂相对平稳,没有什么大的动静。
但也仅仅是从应天来看,如果放眼全国,毫不夸张讲,变化就一天没有停止过。
越国公胡大海督修五千里烽火台,从山海关,一直延伸到大同,等于给大明的北疆加了一道预警线。
每逢秋冬之时,烽火燃烧,狼烟四起。
北元的兵马不时南下劫掠,他们攻击烽火台,抢掠百姓,劫掠人口,简直像是一群蝗虫,无恶不作,无物不抢。
同样的,朱文正,李文忠,还有许多将领,则是果断领兵,予以还击。
他们甚至效仿蓝玉,选派精锐骑兵,直接深入草原,放火烧毁北元的帐篷,果断驱逐北元部落,逼得他们大步北退。
经过两年多的较量,朱文正和李文忠手上的精锐骑兵已经达到了三万出头。
要知道明军刚刚光复北平的时候,手上能集结的骑兵,也就一万多人罢了,其余只能算是骑马步兵。
现在仅仅是精锐的职业铁骑,就有三万多人!
在骑兵暴涨的背后,是大批的步兵,老兵,离开了军营……但是这些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解甲归田,回到了乡下。
数以万计的老兵,被安排在了燕云之地。
一座座烽火台,一个个堡垒墩台,乡村镇子,乃至军屯田庄……都有老兵的身影。
忙活这些事情的人,正是太子朱标。
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最重要的事情永远不是朝廷的精明决策,而是地方上踏踏实实的执行落实。
而偏偏这些事情又不是那么起眼,很多人都懒得着墨。
比如张希孟在北平的时候,定下了修建烽火台的要求,然后他回京了,烽火台就修成了?想什么呢?
好几千里,需要考察位置,运输建材,安排人手。
胡大海没日没夜忙活,也仅仅是初具规模罢了。
再比如说划分行省,也似乎是一声令下,就已经顺利完成。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围着每一个行省的边界走一圈,那也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而且界限划清楚了,还要重新建立黄册,编户齐民,针对税收的鱼鳞册,还要重新安排粮长,规划路线。
然后新划定的行省,还要兴建官署,安排人员,他们要对下面的人口土地,税收刑名,建立起管理秩序……
凡此种种,简直琐碎到了极致。
朝廷的政令需要一级一级传达,下面的事情需要层层报告……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中书省忙得昏天黑地。
李善长那么能耐的一个人,竟然都有点招架不住。
他不得不奏请朱元璋,给胡惟庸加了参政衔,然后将超过半数的公务,分给了汪广洋和胡惟庸,可即便如此,老头子的皱纹也一天比一天深。
张希孟这边同样不轻松,他给门下省谋到了巨大的权柄。
但仅仅是给百官建立档案,就一直忙活到了现在,还仅仅是八成而已。
不是下面人怠惰,实在是忙不过来。
原本存在吏部的档案,仅仅包括九品十八级,非正式官吏,根本不在其中。武将也不归他们管,更不要说拱卫司这些衙门了。
到了张希孟这里,不得不悉数收回,同时还要把十倍数量的书吏纳入其中,武将也要管过来,甚至各级学堂,表现突出的学生,都要归入门下省的卷宗里。
刘伯温,姚广孝,这都是多大本事的人,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他们也只能徒呼奈何,除了拿出愚公移山的劲儿,别的办法是一点也没有。
别忘了,张希孟还要负责修史。
浩如烟海的史料,内容复杂无比。
虽说下面有一堆大家名儒,张希孟依旧忙得不可开交。
而且这还不算最麻烦的,张希孟从朱元璋手里忽悠来了几百万两金银,要投资船厂,要对外航海,探查海外的情况。
船队出去,哪怕到最近的琉球、倭国,也要几个月时间。
没有足够的前置作业,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说,这两年多,基本上都是在繁杂而琐碎的忙碌中度过的。
张希孟如此,朱元璋如此,大明王朝也是如此。
幸运的是,到了今天,也差不多开始收获了。
朱标回京之后,除了早晚去朱元璋那边问安,多数的时间,就是到张希孟这边,看看国史馆修书,了解下门... -->>
西风漫卷,旗帜飘扬,李文忠坐在马背上,身上披着厚厚的战袄,头盔垂下来的狗皮外沿,护住了耳朵和脖子。
同他一样,明军将士,从头到脚,都被包裹严实,手里持着刀枪,队伍之中,有火枪,野战炮,可谓是武装到了极致。
这也是李文忠他们敢于横扫辽东的本钱所在。
从洪武七年,到洪武九年秋,差不多有两年半的时间,大明朝堂相对平稳,没有什么大的动静。
但也仅仅是从应天来看,如果放眼全国,毫不夸张讲,变化就一天没有停止过。
越国公胡大海督修五千里烽火台,从山海关,一直延伸到大同,等于给大明的北疆加了一道预警线。
每逢秋冬之时,烽火燃烧,狼烟四起。
北元的兵马不时南下劫掠,他们攻击烽火台,抢掠百姓,劫掠人口,简直像是一群蝗虫,无恶不作,无物不抢。
同样的,朱文正,李文忠,还有许多将领,则是果断领兵,予以还击。
他们甚至效仿蓝玉,选派精锐骑兵,直接深入草原,放火烧毁北元的帐篷,果断驱逐北元部落,逼得他们大步北退。
经过两年多的较量,朱文正和李文忠手上的精锐骑兵已经达到了三万出头。
要知道明军刚刚光复北平的时候,手上能集结的骑兵,也就一万多人罢了,其余只能算是骑马步兵。
现在仅仅是精锐的职业铁骑,就有三万多人!
在骑兵暴涨的背后,是大批的步兵,老兵,离开了军营……但是这些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解甲归田,回到了乡下。
数以万计的老兵,被安排在了燕云之地。
一座座烽火台,一个个堡垒墩台,乡村镇子,乃至军屯田庄……都有老兵的身影。
忙活这些事情的人,正是太子朱标。
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最重要的事情永远不是朝廷的精明决策,而是地方上踏踏实实的执行落实。
而偏偏这些事情又不是那么起眼,很多人都懒得着墨。
比如张希孟在北平的时候,定下了修建烽火台的要求,然后他回京了,烽火台就修成了?想什么呢?
好几千里,需要考察位置,运输建材,安排人手。
胡大海没日没夜忙活,也仅仅是初具规模罢了。
再比如说划分行省,也似乎是一声令下,就已经顺利完成。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围着每一个行省的边界走一圈,那也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而且界限划清楚了,还要重新建立黄册,编户齐民,针对税收的鱼鳞册,还要重新安排粮长,规划路线。
然后新划定的行省,还要兴建官署,安排人员,他们要对下面的人口土地,税收刑名,建立起管理秩序……
凡此种种,简直琐碎到了极致。
朝廷的政令需要一级一级传达,下面的事情需要层层报告……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中书省忙得昏天黑地。
李善长那么能耐的一个人,竟然都有点招架不住。
他不得不奏请朱元璋,给胡惟庸加了参政衔,然后将超过半数的公务,分给了汪广洋和胡惟庸,可即便如此,老头子的皱纹也一天比一天深。
张希孟这边同样不轻松,他给门下省谋到了巨大的权柄。
但仅仅是给百官建立档案,就一直忙活到了现在,还仅仅是八成而已。
不是下面人怠惰,实在是忙不过来。
原本存在吏部的档案,仅仅包括九品十八级,非正式官吏,根本不在其中。武将也不归他们管,更不要说拱卫司这些衙门了。
到了张希孟这里,不得不悉数收回,同时还要把十倍数量的书吏纳入其中,武将也要管过来,甚至各级学堂,表现突出的学生,都要归入门下省的卷宗里。
刘伯温,姚广孝,这都是多大本事的人,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他们也只能徒呼奈何,除了拿出愚公移山的劲儿,别的办法是一点也没有。
别忘了,张希孟还要负责修史。
浩如烟海的史料,内容复杂无比。
虽说下面有一堆大家名儒,张希孟依旧忙得不可开交。
而且这还不算最麻烦的,张希孟从朱元璋手里忽悠来了几百万两金银,要投资船厂,要对外航海,探查海外的情况。
船队出去,哪怕到最近的琉球、倭国,也要几个月时间。
没有足够的前置作业,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说,这两年多,基本上都是在繁杂而琐碎的忙碌中度过的。
张希孟如此,朱元璋如此,大明王朝也是如此。
幸运的是,到了今天,也差不多开始收获了。
朱标回京之后,除了早晚去朱元璋那边问安,多数的时间,就是到张希孟这边,看看国史馆修书,了解下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