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朕听说李元昊为不让你阻挠议和,将高政送给你。”。
“臣立即将他斩杀。”
“你做得很好……—……”赵祯脸上显出歉意,尹洙很不理解,为什么不将两浙的一件公案了断?不能了,一了会牵扯很多,一旦高衙内胡说八道,不管真假,可能牵连到宗室,首先赵元俨的儿子第一个便跑不了。反正宋朝未断的案子也不是一件两件,不在乎多这一件,当场斩杀,是最佳手段。但赵祯心中清楚,郑朗不可能害怕宗室子弟的,这是主动替朝廷与自己减少负担,同样也是一种识大体的表现。
“陛下,莫要忘记臣还写了中庸一书,只可惜没有时间,不然臣想重新将此书修改。再著一本仁义。”
“仁义?”
“易经之道,阴阳转换,阴中滋阳,阳中生阴,故说孤阴不长,孤阳不生。仁义也是如此,仁中有义,义中有仁,才能构成一个复杂的整体生存。比如忠孝,忠孝两全固然美好,可那有那么容易?臣这一次路过。 家乡,看到几个娘娘年老体衰,很想学一学包拯留下来服侍她们,但朝堂有事,臣不得不做一个不孝之子,忍痛来到京城。”
“不可啊”,赵祯吓得一哆嗦,你有七个老妈,一个个服侍,最大的大妈六十多岁,最小的小妈才四十几岁,你要服侍到那一天。
“但必须兼顾,比如臣虽不信老释二教,几个娘娘喜欢,只好由她们,尽量做到忠孝两全。”
“应当如此应当如此……”,赵祯长松了一口气。
“还有一种思想,利他主义者,与利己主义者,这也是一种仁义争执的表现。”
“利他主义,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便是为了帮助别人,不惜付出自己一切。利己主义,便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郑朗做了简单的阐述。没有那么简单,西方首倡利他主义者,自康德开始,以后有诸多学者陆续提出与完善这种理论。但最早提出这种理论的却是来自中国的墨家,儒家中有类似的理论,不多。
赵祯怀疑地问:“有卿所说的利他主义者吗?”
“有,古代的墨家,朝中也有一人,范仲淹!他已经无限接近这种利他主义者。”
“益否?”
“个体为了生存,必须为了自己,利己主义者是人的本能,是核心所在,个体驱动社会整体的发展。但相比于各种恶劣的环境,敌国的侵占,又要整体配合,这是利他主义产生的后天环境。两者走向极端,皆不是很有益。所以孟子痛斥墨子是牲畜之言,夫子赞成子路受牛,正是一种利他与利己的调和。臣以为陛下做得就很好,将二者适度的调和得当,才体现了这个仁字。”
“卿过奖了”,赵祯羞涩地说。
他已经听明白了这几种思想理论,已经逐渐在构成郑朗的仁义核心。可他还没有弄懂,郑朗这本未出来的仁义书,将会是对整个西夏是战是和,以及未来那场龙虎斗的总结……—……
“朕还是希望你做一名良臣。”
儒家学说虽好,可多难哪,看一看新了一本中庸,郑朗花了多长时间,现在又要重修,这个仁义憋了这么多年,现在才出来一个影子。况且后面还有更庞大的礼乐,以及忠恕、圣智等等。再加上孝顺他那么多的妈妈,也不要做臣子,根本就没那时间做臣子。
但一份不安的情绪忽然缠绕在他心头。郑朗对权利不贪婪,这是赵祯最欣赏的地方,可正是这种不贪,却让他隐隐英得很不安。
太监端上来饭菜,是便宴,除非宫宴,在赵祯的便宴里很难吃到精美的食物。
几碟普通的小菜,赵祯没有喝酒,郑朗更不善饮酒,君子食不语,二人默默吃饭。福康公主忽然放下筷子问道:“郑学士,你是我的守护骑士吗?”
“这个,这个……—……”郑朗尴尬的不能回答。越往后越不能回答,以前小,特殊情况,这样说不要紧,以后这个俏丽的小公主越长越大,一旦直接说俺就是你的守护骑士,会十分暧昧的。
赵祯终于放下筷子,大笑,说道:“他就是。”
“什么叫守护骑士。”
“他会守护你的幸福。”
“那,那郑学士,可以经常来宫中教我写字吗?”
“这个不行,除非你父皇召见否则臣不能随便入宫……”,郑朗毫不犹豫的拒绝道。不象小时候,仅是一举子,又小,经常进宫没有忌讳。如今血气方刚之时,又是当朝宰相,经常进宫,会让人说闲话的。就是小时候,因为进宫的次数多,还招来了范讽的弹劾。何苦?
“为什么?”
“再过几年你便知道了。”
“你是说我长大了就知道了?”
“是啊。”
“我现在也知道啊,你对我父皇最忠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还早呢,是否忠心陛下,直到盖棺才能下结论。”
“你以后也要忠心。”
“那是,不过现在这个结论不能下。”
“那么我以后怎么学习写字?”
“这样吧,臣回去后,写一个贴子让你临摹,并且将每一笔划的写法也讲注出来,臣不进宫,你也可以学习了。”
“我还有你的玉佩。”说着,从腰间掏出那块欧泊玉佩。
看着这个小姑娘乖巧的样子,忽然想到她的未来,郑朗没由来的一阵心疚,说道:“你将这块玉佩戴好,这也是臣承诺的一个见证。但你是公主,臣是臣子,小能说说,大了就不能再说,这当作我们心中一个约定如何?”
“好,拉钩。”
郑朗与小家伙的手拉了一下钩。
赵祯脸上也是充满了温情,他缺少弟兄,某些时候,将郑朗当作一个有出息的小弟弟看的。若不是自己的女儿,郑朗万万不会这样胡闹。忽然叹道:“郑卿,你对朕太放纵了。”
“陛下,十分自律,朝中大臣要求又严,宽松得度,故臣如此。但事关国家大政,臣绝对不会放纵陛下。”
“应如此”,赵祯又是大笑。
笑得诸多太监面面相觑,心里面直嘀咕,陛下与诸臣交谈甚多,可从来没有笑过这么多次,这个郑行知,千万莫得罪啊。吃过饭,君臣又谈了一会,赵祯才让郑朗离开内宫。
&nbs... -->>
“朕听说李元昊为不让你阻挠议和,将高政送给你。”。
“臣立即将他斩杀。”
“你做得很好……—……”赵祯脸上显出歉意,尹洙很不理解,为什么不将两浙的一件公案了断?不能了,一了会牵扯很多,一旦高衙内胡说八道,不管真假,可能牵连到宗室,首先赵元俨的儿子第一个便跑不了。反正宋朝未断的案子也不是一件两件,不在乎多这一件,当场斩杀,是最佳手段。但赵祯心中清楚,郑朗不可能害怕宗室子弟的,这是主动替朝廷与自己减少负担,同样也是一种识大体的表现。
“陛下,莫要忘记臣还写了中庸一书,只可惜没有时间,不然臣想重新将此书修改。再著一本仁义。”
“仁义?”
“易经之道,阴阳转换,阴中滋阳,阳中生阴,故说孤阴不长,孤阳不生。仁义也是如此,仁中有义,义中有仁,才能构成一个复杂的整体生存。比如忠孝,忠孝两全固然美好,可那有那么容易?臣这一次路过。 家乡,看到几个娘娘年老体衰,很想学一学包拯留下来服侍她们,但朝堂有事,臣不得不做一个不孝之子,忍痛来到京城。”
“不可啊”,赵祯吓得一哆嗦,你有七个老妈,一个个服侍,最大的大妈六十多岁,最小的小妈才四十几岁,你要服侍到那一天。
“但必须兼顾,比如臣虽不信老释二教,几个娘娘喜欢,只好由她们,尽量做到忠孝两全。”
“应当如此应当如此……”,赵祯长松了一口气。
“还有一种思想,利他主义者,与利己主义者,这也是一种仁义争执的表现。”
“利他主义,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便是为了帮助别人,不惜付出自己一切。利己主义,便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郑朗做了简单的阐述。没有那么简单,西方首倡利他主义者,自康德开始,以后有诸多学者陆续提出与完善这种理论。但最早提出这种理论的却是来自中国的墨家,儒家中有类似的理论,不多。
赵祯怀疑地问:“有卿所说的利他主义者吗?”
“有,古代的墨家,朝中也有一人,范仲淹!他已经无限接近这种利他主义者。”
“益否?”
“个体为了生存,必须为了自己,利己主义者是人的本能,是核心所在,个体驱动社会整体的发展。但相比于各种恶劣的环境,敌国的侵占,又要整体配合,这是利他主义产生的后天环境。两者走向极端,皆不是很有益。所以孟子痛斥墨子是牲畜之言,夫子赞成子路受牛,正是一种利他与利己的调和。臣以为陛下做得就很好,将二者适度的调和得当,才体现了这个仁字。”
“卿过奖了”,赵祯羞涩地说。
他已经听明白了这几种思想理论,已经逐渐在构成郑朗的仁义核心。可他还没有弄懂,郑朗这本未出来的仁义书,将会是对整个西夏是战是和,以及未来那场龙虎斗的总结……—……
“朕还是希望你做一名良臣。”
儒家学说虽好,可多难哪,看一看新了一本中庸,郑朗花了多长时间,现在又要重修,这个仁义憋了这么多年,现在才出来一个影子。况且后面还有更庞大的礼乐,以及忠恕、圣智等等。再加上孝顺他那么多的妈妈,也不要做臣子,根本就没那时间做臣子。
但一份不安的情绪忽然缠绕在他心头。郑朗对权利不贪婪,这是赵祯最欣赏的地方,可正是这种不贪,却让他隐隐英得很不安。
太监端上来饭菜,是便宴,除非宫宴,在赵祯的便宴里很难吃到精美的食物。
几碟普通的小菜,赵祯没有喝酒,郑朗更不善饮酒,君子食不语,二人默默吃饭。福康公主忽然放下筷子问道:“郑学士,你是我的守护骑士吗?”
“这个,这个……—……”郑朗尴尬的不能回答。越往后越不能回答,以前小,特殊情况,这样说不要紧,以后这个俏丽的小公主越长越大,一旦直接说俺就是你的守护骑士,会十分暧昧的。
赵祯终于放下筷子,大笑,说道:“他就是。”
“什么叫守护骑士。”
“他会守护你的幸福。”
“那,那郑学士,可以经常来宫中教我写字吗?”
“这个不行,除非你父皇召见否则臣不能随便入宫……”,郑朗毫不犹豫的拒绝道。不象小时候,仅是一举子,又小,经常进宫没有忌讳。如今血气方刚之时,又是当朝宰相,经常进宫,会让人说闲话的。就是小时候,因为进宫的次数多,还招来了范讽的弹劾。何苦?
“为什么?”
“再过几年你便知道了。”
“你是说我长大了就知道了?”
“是啊。”
“我现在也知道啊,你对我父皇最忠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还早呢,是否忠心陛下,直到盖棺才能下结论。”
“你以后也要忠心。”
“那是,不过现在这个结论不能下。”
“那么我以后怎么学习写字?”
“这样吧,臣回去后,写一个贴子让你临摹,并且将每一笔划的写法也讲注出来,臣不进宫,你也可以学习了。”
“我还有你的玉佩。”说着,从腰间掏出那块欧泊玉佩。
看着这个小姑娘乖巧的样子,忽然想到她的未来,郑朗没由来的一阵心疚,说道:“你将这块玉佩戴好,这也是臣承诺的一个见证。但你是公主,臣是臣子,小能说说,大了就不能再说,这当作我们心中一个约定如何?”
“好,拉钩。”
郑朗与小家伙的手拉了一下钩。
赵祯脸上也是充满了温情,他缺少弟兄,某些时候,将郑朗当作一个有出息的小弟弟看的。若不是自己的女儿,郑朗万万不会这样胡闹。忽然叹道:“郑卿,你对朕太放纵了。”
“陛下,十分自律,朝中大臣要求又严,宽松得度,故臣如此。但事关国家大政,臣绝对不会放纵陛下。”
“应如此”,赵祯又是大笑。
笑得诸多太监面面相觑,心里面直嘀咕,陛下与诸臣交谈甚多,可从来没有笑过这么多次,这个郑行知,千万莫得罪啊。吃过饭,君臣又谈了一会,赵祯才让郑朗离开内宫。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