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明末称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安排好了朝中的人事后,刘钧一声令下,“御驾亲征,兵出嘉峪关,西征准噶尔!”
五月十六日,刘钧率文武南郊祭天后,前往城北检阅出兵部队,数十万京师百姓前来观看送行。
侍卫亲军仪仗卫的旗卫队身着红蓝军服,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着军旗走在最前面。然后是侍卫亲军和禁卫军一支支随驾出征的部队排着方阵出现。
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一支支部队通过,其整齐威严的军容让百姓赞叹不已。
这次西征,进行调动的总兵力达到近二十万人,但由多个方面的部队组成,既有漠北的蒙古诸侯骑兵,也有鄂温克等西波尔通古斯渔猎部族的民兵。还有漠南的蒙古诸侯骑兵以及漠南的大汉驻军,也有来自东北的黑真族等。
此外乌思藏和青海的汉军也将出动,新归附的漠西蒙古和硕特部也将随征。
不过这些部队不会聚集到一起,而是分成多个战场,各有任务。自陕甘、两湖、中原等地调集的精锐野战部队,也早就到了嘉峪关一线待命。
这次刘钧出征,从京师率领的兵马其实只是自己的侍卫和禁卫部队,总数只有三万。
参加出征检阅的只有一万人,另外两外已经先一步开拔,打前站去了。
一万侍卫亲军参阅,可表现出来的军容气势,却并不弱于三万五万,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军容齐整,步伐从容,盔甲明亮,前后一百多个方阵依次通过,让观看的人在那激昂的鼓乐声中,总以为过去的是十万大军。
“士气高昂,军心可用。”
御史大夫刘宗周看着这支气势昂扬的部队,也不由的赞叹有加。
“百姓争相欢送,没有悲伤和泪水,有的只是高兴。”旁边的参议大夫也点着头赞叹,不但军心可用,民心也是可用。这些送行的百姓中,就是出征将士们的家人,有他们的父母妻儿姐妹,但大家没有难过,只有喜悦。
从朝廷到民间,从贵族官员到贩夫走卒,整个大汉帝国上下,如今似乎都在骨子里复苏了尚武的血脉。他们不再畏惧战争,不再害怕战争,甚至许多人都渴望战争。
对于普通的百姓们来说,战争似乎变成了一场热闹,离他们本身非常遥远。朝廷的职业军制,让他们基本上都不用担心要上战场,战士,成了一个职业,只选拔那些最优秀的年青人去当兵,一般人就算想当也当不了。尤其是那些军官和技术兵种,更是选拔那些十多岁的好苗子从小培养起,若是哪家的孩子能够选入少年军校,或者哪家的年青小伙能够选拔入伍,这对于他们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
职业军人,如今成了大汉最令年青人向往羡慕的职业,也是那些年青姑娘们最愿意嫁的职业。
能当上兵,就会有更好的待遇,还有军中学习教育的机会,哪怕最后当不了士官升不了教头,几年之后回到老家,凭着军中的这份经历,也能找到很好的出路,甚至能够进入官府为吏。
当兵,就是许多普通家庭出身的年青人最好的出路之一,当了兵就等于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哪怕以前家里再穷,也会有姑娘愿意不要高昂的娉礼而下嫁。如果能够提士官,那就能在军中呆更久,甚至把这当成一份永远的职业,有机会能升教头,享受着优厚的俸禄和福利待遇。
而对于那些没机会再进军营的大多数人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他们不用去服役不用去打仗,他们可以安心的过自己的生活,就算朝廷一仗接一仗的打个不停,今年南征明年北战,后年东征再后年西讨,也与他们没太大的干系,影响不到他们的生活。
朝廷打战,他们不用强征上战场,也不用去做民夫,那些有专人去做,连因战争而加税都没有。朝廷有钱,打仗根本不需要再向他们加征,甚至越打越赚。
相反的,这几年的经验告诉大家,朝廷越是打仗这民生反而越好。越打,越刺激经济增长,各行各业似乎都变的更忙碌,各种原材料、商品需要增加,工厂订单多生意忙,加班,工人们到手的工资也越来越多。就连普通的农民,他们的许多农副产品也销量大增,收入增加。
百姓们不懂得什么叫战争经济,也不懂得军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性,他们只知道,朝廷天天打仗,并没影响到大家,反而让大家生活越来越好。收入也增高了,日子也好过了,朝廷每打下一地后,总会鼓励百姓移民过去,胆大的过去就能得到大片大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就算胆小些的,留下来,也能购买或者租到那些离开者的土地。
战争也有伤亡,也有牺牲。
但大汉立国数年,战争不断,但军队的伤亡却很小。很多比较危险的作战任务,都由那些外放人承担。特别是朝廷还有很良好的抚恤制度,让那些人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商人们也支持打仗,朝廷的战争是扩张战争,扩张对于商人们来说,也是商机的不断扩张。
官员们也支持战争,尤其是武将。
对于这些职业军人们来说,没有战事,他们的升迁就会变的极为缓慢,得苦熬年限。光靠熬年资,想要晋升是极艰难的。正常情况下,每级晋升都有规定的年限,一级级往上熬,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出头之日。
但如果靠军功,却可以突破这个限制。更何况,打仗除了升官,还能发财。虽然军队一直都说,军人是保家卫国,但实际上若是没有良好的待遇,谁又愿意冲锋陷阵蹈汤赴火呢。大汉的军人们并不缺忠诚和勇敢,但他们在愿意付出自己的忠诚和勇敢的时候,也希望能过的更好。
平时待遇福利都不错,但一打仗,这赏赐就不可同日而语。
战争,也是许多普通出身的士兵,能有机会凭军功晋升军士,甚至晋升教头的难得机会。甚至在战争时期,军士和教头还会有极低的机率,打破军中士兵与军官之间的那条壁垒,破例晋升为军官。
朝廷用兵不断,周围的国家也一个个被征服,眼看着以后能上战场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眼看着朝廷一直在裁军,许多军人都希望能有一场战争,让他们... -->>
安排好了朝中的人事后,刘钧一声令下,“御驾亲征,兵出嘉峪关,西征准噶尔!”
五月十六日,刘钧率文武南郊祭天后,前往城北检阅出兵部队,数十万京师百姓前来观看送行。
侍卫亲军仪仗卫的旗卫队身着红蓝军服,迈着整齐的步伐,护送着军旗走在最前面。然后是侍卫亲军和禁卫军一支支随驾出征的部队排着方阵出现。
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一支支部队通过,其整齐威严的军容让百姓赞叹不已。
这次西征,进行调动的总兵力达到近二十万人,但由多个方面的部队组成,既有漠北的蒙古诸侯骑兵,也有鄂温克等西波尔通古斯渔猎部族的民兵。还有漠南的蒙古诸侯骑兵以及漠南的大汉驻军,也有来自东北的黑真族等。
此外乌思藏和青海的汉军也将出动,新归附的漠西蒙古和硕特部也将随征。
不过这些部队不会聚集到一起,而是分成多个战场,各有任务。自陕甘、两湖、中原等地调集的精锐野战部队,也早就到了嘉峪关一线待命。
这次刘钧出征,从京师率领的兵马其实只是自己的侍卫和禁卫部队,总数只有三万。
参加出征检阅的只有一万人,另外两外已经先一步开拔,打前站去了。
一万侍卫亲军参阅,可表现出来的军容气势,却并不弱于三万五万,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军容齐整,步伐从容,盔甲明亮,前后一百多个方阵依次通过,让观看的人在那激昂的鼓乐声中,总以为过去的是十万大军。
“士气高昂,军心可用。”
御史大夫刘宗周看着这支气势昂扬的部队,也不由的赞叹有加。
“百姓争相欢送,没有悲伤和泪水,有的只是高兴。”旁边的参议大夫也点着头赞叹,不但军心可用,民心也是可用。这些送行的百姓中,就是出征将士们的家人,有他们的父母妻儿姐妹,但大家没有难过,只有喜悦。
从朝廷到民间,从贵族官员到贩夫走卒,整个大汉帝国上下,如今似乎都在骨子里复苏了尚武的血脉。他们不再畏惧战争,不再害怕战争,甚至许多人都渴望战争。
对于普通的百姓们来说,战争似乎变成了一场热闹,离他们本身非常遥远。朝廷的职业军制,让他们基本上都不用担心要上战场,战士,成了一个职业,只选拔那些最优秀的年青人去当兵,一般人就算想当也当不了。尤其是那些军官和技术兵种,更是选拔那些十多岁的好苗子从小培养起,若是哪家的孩子能够选入少年军校,或者哪家的年青小伙能够选拔入伍,这对于他们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
职业军人,如今成了大汉最令年青人向往羡慕的职业,也是那些年青姑娘们最愿意嫁的职业。
能当上兵,就会有更好的待遇,还有军中学习教育的机会,哪怕最后当不了士官升不了教头,几年之后回到老家,凭着军中的这份经历,也能找到很好的出路,甚至能够进入官府为吏。
当兵,就是许多普通家庭出身的年青人最好的出路之一,当了兵就等于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哪怕以前家里再穷,也会有姑娘愿意不要高昂的娉礼而下嫁。如果能够提士官,那就能在军中呆更久,甚至把这当成一份永远的职业,有机会能升教头,享受着优厚的俸禄和福利待遇。
而对于那些没机会再进军营的大多数人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他们不用去服役不用去打仗,他们可以安心的过自己的生活,就算朝廷一仗接一仗的打个不停,今年南征明年北战,后年东征再后年西讨,也与他们没太大的干系,影响不到他们的生活。
朝廷打战,他们不用强征上战场,也不用去做民夫,那些有专人去做,连因战争而加税都没有。朝廷有钱,打仗根本不需要再向他们加征,甚至越打越赚。
相反的,这几年的经验告诉大家,朝廷越是打仗这民生反而越好。越打,越刺激经济增长,各行各业似乎都变的更忙碌,各种原材料、商品需要增加,工厂订单多生意忙,加班,工人们到手的工资也越来越多。就连普通的农民,他们的许多农副产品也销量大增,收入增加。
百姓们不懂得什么叫战争经济,也不懂得军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性,他们只知道,朝廷天天打仗,并没影响到大家,反而让大家生活越来越好。收入也增高了,日子也好过了,朝廷每打下一地后,总会鼓励百姓移民过去,胆大的过去就能得到大片大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就算胆小些的,留下来,也能购买或者租到那些离开者的土地。
战争也有伤亡,也有牺牲。
但大汉立国数年,战争不断,但军队的伤亡却很小。很多比较危险的作战任务,都由那些外放人承担。特别是朝廷还有很良好的抚恤制度,让那些人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商人们也支持打仗,朝廷的战争是扩张战争,扩张对于商人们来说,也是商机的不断扩张。
官员们也支持战争,尤其是武将。
对于这些职业军人们来说,没有战事,他们的升迁就会变的极为缓慢,得苦熬年限。光靠熬年资,想要晋升是极艰难的。正常情况下,每级晋升都有规定的年限,一级级往上熬,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出头之日。
但如果靠军功,却可以突破这个限制。更何况,打仗除了升官,还能发财。虽然军队一直都说,军人是保家卫国,但实际上若是没有良好的待遇,谁又愿意冲锋陷阵蹈汤赴火呢。大汉的军人们并不缺忠诚和勇敢,但他们在愿意付出自己的忠诚和勇敢的时候,也希望能过的更好。
平时待遇福利都不错,但一打仗,这赏赐就不可同日而语。
战争,也是许多普通出身的士兵,能有机会凭军功晋升军士,甚至晋升教头的难得机会。甚至在战争时期,军士和教头还会有极低的机率,打破军中士兵与军官之间的那条壁垒,破例晋升为军官。
朝廷用兵不断,周围的国家也一个个被征服,眼看着以后能上战场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眼看着朝廷一直在裁军,许多军人都希望能有一场战争,让他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