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六大高手 (1/2)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水浒有天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刎的关羽、自刎的项羽、自刎的石宝,可谓真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豪杰啊!关羽、项羽轮不到了,石宝这种大将,李陵抢着也要收的,可谓在世项羽!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这里需注意: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这是《史记》记载又为人所共知的掌故。
然而项羽后来又采取了战术行动,从而使楚军主力在“十面埋伏”之中,成功实现半夜突围——“南出驰走”;而“平明,汉军乃觉之”——直到天快亮时汉军才发现项王已经逃走。
书接前文: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绐同“诒”,有欺骗、欺诈的意思。)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真是造化弄人啊!项羽依农夫指向而去,便陷入了大片的沼泽地中,项羽等人挣扎了很久才得以脱身。项羽本打算经阴陵,直抵乌江渡口,然后渡过长江,并返回江东。
如此一来,便浪费了宝贵的逃跑时间,迎接他的只有灌婴的追兵。项羽拼死搏杀,最终带领剩余的二十八骑抵达乌江,当然以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这个故事夹在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之间,对项羽命运的走向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发挥这种作用的却是司马迁一笔带过的农夫。
小人物改变历史的还有三国时,曹操和袁绍进行官渡之战,本来曹操是弱势,根本不可能赢,可最后他胜利了。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袁绍曾经的一个手下叫许攸,本来一直给袁绍出谋划策,但袁这个人很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意见,于是许攸觉得在这里根本没前途,于是投靠曹操。
许攸向曹操提供了袁绍乌巢粮仓的具体情况,曹操据此,连夜派人袭击袁绍的乌巢粮仓,连毁带拿,最终扭转不利局面。
续上,到了此处,史记说: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后自刎而死。
当然也有不同说法,比较可信,《汉书》灌婴传记载:“定远东城搏杀而死”,说的是项羽带领八百兵马突出重围,往江东方向逃跑以便回到自己势力范围,但逃至东城时被汉军包围,混战中即被灌婴杀死,而乌江离东城还有120千米,所以项羽根本没有渡江的机会。
话扯得有点远了,之所以提及项羽乌江自刎,就是来衬托石宝自刎的气节!
接下来再说十大金刚之六杜壆xue,石宝是江南方腊的,而杜壆则是淮西王庆的手下,并且是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军,亦是王庆手下第一大将,手挺一把丈八蛇矛,似猛张飞。
杜壆出场虽未有华丽出彩的旁白描述,但在这份淳朴的背后却有着登峰造极的武艺。
在杜壆出阵前,他手下的卫鹤被山士奇所杀,而大将酆泰又刚被宋军卞祥一枪刺于马下,就此西阵连折二将,宋军士气高昂,此消彼长形式对西军极为不利。
就是在如此逆境下,杜元帅依旧强顶压力奋勇出击,体现了作为一个主帅,作为一个军人的责任与气节。卞祥武艺高强,又有刚斩一将之余威,但出战杜壆的却是宋军主帅卢俊义,这就是对等,主帅对主帅,最高档次的对决。
且看水浒所讲:西阵主帅杜壆,见连折了二将,心如火炽,气若烟生,挺一条丈八蛇矛,骤马亲自出阵。宋阵主帅卢俊义也亲自出阵,与杜壆过五十合,不分胜败,杜壆那条蛇矛,神出鬼没。
孙安见卢先锋不能取胜,挥剑拍马助战。贼将卓茂,舞条狼牙棍,纵马来迎。与孙安不上四五合,孙安奋神威,将卓茂一剑,斩于马下。
前文已讲,孙安也是个厉害的人物!此时他斩了卓茂,乘胜拨转马,骤上前,挥剑来砍杜壆。
杜壆见他杀了卓茂,措手不及,被孙安手起剑落,砍断右臂,翻身落马;卢俊义再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
纵观整部水浒传,倘若论一对一的较量,也许这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巅峰之战:玉麒麟“马步军中推第一,丈二钢枪无敌手”,所到之处无往不利,今天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二人你来我往相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杜壆那条蛇矛“神出鬼没”,孙安见卢先锋“不能取胜”,挥剑拍马“助战”,这些描述是对杜壆武力的肯定。
而在卢俊义的单挑中,给对方武将于出彩表现的描写,甚至需要自家主动助战,这些在整部书中都是绝无仅有的,要知道卢俊义对大辽四将时尚无人助战啊。
杜壆无奈啊,双拳难敌四手,他身边又没有强援,但需要超级战将卢俊义和顶尖武将孙安二人合力才能杀死的杜元帅亦是虽败犹荣,虽死无憾。
根据原著水浒传来看,卢俊义是主角,基本没人能跟他过50招的,可见这厮多厉害了。
再看玉麒麟卢俊义,这个已经是李陵的当家台柱子了!
既然是台柱子,他的武艺高强自不必说,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祖居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而且他的长相一绝:目炯双瞳,眉分八字,眼珠如点漆,面部似镌银,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英姿飒爽,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论英名播满乾坤。
武艺枪棒双绝:马步军中推第一,丈二钢枪无敌手,身骑快马腾云,人材武艺两超群,梁山卢俊义,河北玉麒麟。
他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财主、员外,原水浒中被吴用等人利用李固与贾氏的奸情,使计赚上梁山,后来成为梁山第二首领。
当时宋江仰慕卢俊义出身富豪,江湖名声远扬,又是位好汉且武艺高强,为壮大梁山声势,想要将他请上梁山,便派军师吴用与李逵假装算命先生与哑道童混入卢府为其算命。
吴用在卢俊义府上设计让卢俊义自己写下一首藏头反诗:“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四句首字连在一起是:卢俊义反,前文李陵收服卢俊义时已经讲过。
卢俊义带着李固等人前往泰安州经商以逃避灾祸,在路上高举大旗向梁山泊发起挑战,在前往梁山的途中遭遇埋伏,先后与李逵、鲁智深、武松、刘唐、穆弘等大战。
卢俊义寡不敌众,在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上梁山。卢俊义不愿意在梁山落草为寇,宋江、吴用与梁山众兄弟表面上假意挽留,事实上却是在不断拖延时日,软禁了卢俊义两个多月,让别人认为他已经落草为寇。
宋江与吴用放卢俊义管家李固先回大名府,对他说卢俊义已在山泊上坐了第二把交椅,并秘密向其解释卢俊义家中反诗的寓意,让李固去大名府告发卢俊义落草为寇的事情。
由于卢俊义对落草为寇一事坚决不从,且不断要求下山,宋... -->>
自刎的关羽、自刎的项羽、自刎的石宝,可谓真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豪杰啊!关羽、项羽轮不到了,石宝这种大将,李陵抢着也要收的,可谓在世项羽!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这里需注意: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这是《史记》记载又为人所共知的掌故。
然而项羽后来又采取了战术行动,从而使楚军主力在“十面埋伏”之中,成功实现半夜突围——“南出驰走”;而“平明,汉军乃觉之”——直到天快亮时汉军才发现项王已经逃走。
书接前文: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绐同“诒”,有欺骗、欺诈的意思。)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真是造化弄人啊!项羽依农夫指向而去,便陷入了大片的沼泽地中,项羽等人挣扎了很久才得以脱身。项羽本打算经阴陵,直抵乌江渡口,然后渡过长江,并返回江东。
如此一来,便浪费了宝贵的逃跑时间,迎接他的只有灌婴的追兵。项羽拼死搏杀,最终带领剩余的二十八骑抵达乌江,当然以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这个故事夹在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之间,对项羽命运的走向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发挥这种作用的却是司马迁一笔带过的农夫。
小人物改变历史的还有三国时,曹操和袁绍进行官渡之战,本来曹操是弱势,根本不可能赢,可最后他胜利了。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袁绍曾经的一个手下叫许攸,本来一直给袁绍出谋划策,但袁这个人很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意见,于是许攸觉得在这里根本没前途,于是投靠曹操。
许攸向曹操提供了袁绍乌巢粮仓的具体情况,曹操据此,连夜派人袭击袁绍的乌巢粮仓,连毁带拿,最终扭转不利局面。
续上,到了此处,史记说: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后自刎而死。
当然也有不同说法,比较可信,《汉书》灌婴传记载:“定远东城搏杀而死”,说的是项羽带领八百兵马突出重围,往江东方向逃跑以便回到自己势力范围,但逃至东城时被汉军包围,混战中即被灌婴杀死,而乌江离东城还有120千米,所以项羽根本没有渡江的机会。
话扯得有点远了,之所以提及项羽乌江自刎,就是来衬托石宝自刎的气节!
接下来再说十大金刚之六杜壆xue,石宝是江南方腊的,而杜壆则是淮西王庆的手下,并且是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军,亦是王庆手下第一大将,手挺一把丈八蛇矛,似猛张飞。
杜壆出场虽未有华丽出彩的旁白描述,但在这份淳朴的背后却有着登峰造极的武艺。
在杜壆出阵前,他手下的卫鹤被山士奇所杀,而大将酆泰又刚被宋军卞祥一枪刺于马下,就此西阵连折二将,宋军士气高昂,此消彼长形式对西军极为不利。
就是在如此逆境下,杜元帅依旧强顶压力奋勇出击,体现了作为一个主帅,作为一个军人的责任与气节。卞祥武艺高强,又有刚斩一将之余威,但出战杜壆的却是宋军主帅卢俊义,这就是对等,主帅对主帅,最高档次的对决。
且看水浒所讲:西阵主帅杜壆,见连折了二将,心如火炽,气若烟生,挺一条丈八蛇矛,骤马亲自出阵。宋阵主帅卢俊义也亲自出阵,与杜壆过五十合,不分胜败,杜壆那条蛇矛,神出鬼没。
孙安见卢先锋不能取胜,挥剑拍马助战。贼将卓茂,舞条狼牙棍,纵马来迎。与孙安不上四五合,孙安奋神威,将卓茂一剑,斩于马下。
前文已讲,孙安也是个厉害的人物!此时他斩了卓茂,乘胜拨转马,骤上前,挥剑来砍杜壆。
杜壆见他杀了卓茂,措手不及,被孙安手起剑落,砍断右臂,翻身落马;卢俊义再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
纵观整部水浒传,倘若论一对一的较量,也许这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巅峰之战:玉麒麟“马步军中推第一,丈二钢枪无敌手”,所到之处无往不利,今天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二人你来我往相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杜壆那条蛇矛“神出鬼没”,孙安见卢先锋“不能取胜”,挥剑拍马“助战”,这些描述是对杜壆武力的肯定。
而在卢俊义的单挑中,给对方武将于出彩表现的描写,甚至需要自家主动助战,这些在整部书中都是绝无仅有的,要知道卢俊义对大辽四将时尚无人助战啊。
杜壆无奈啊,双拳难敌四手,他身边又没有强援,但需要超级战将卢俊义和顶尖武将孙安二人合力才能杀死的杜元帅亦是虽败犹荣,虽死无憾。
根据原著水浒传来看,卢俊义是主角,基本没人能跟他过50招的,可见这厮多厉害了。
再看玉麒麟卢俊义,这个已经是李陵的当家台柱子了!
既然是台柱子,他的武艺高强自不必说,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祖居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而且他的长相一绝:目炯双瞳,眉分八字,眼珠如点漆,面部似镌银,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英姿飒爽,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论英名播满乾坤。
武艺枪棒双绝:马步军中推第一,丈二钢枪无敌手,身骑快马腾云,人材武艺两超群,梁山卢俊义,河北玉麒麟。
他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财主、员外,原水浒中被吴用等人利用李固与贾氏的奸情,使计赚上梁山,后来成为梁山第二首领。
当时宋江仰慕卢俊义出身富豪,江湖名声远扬,又是位好汉且武艺高强,为壮大梁山声势,想要将他请上梁山,便派军师吴用与李逵假装算命先生与哑道童混入卢府为其算命。
吴用在卢俊义府上设计让卢俊义自己写下一首藏头反诗:“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四句首字连在一起是:卢俊义反,前文李陵收服卢俊义时已经讲过。
卢俊义带着李固等人前往泰安州经商以逃避灾祸,在路上高举大旗向梁山泊发起挑战,在前往梁山的途中遭遇埋伏,先后与李逵、鲁智深、武松、刘唐、穆弘等大战。
卢俊义寡不敌众,在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上梁山。卢俊义不愿意在梁山落草为寇,宋江、吴用与梁山众兄弟表面上假意挽留,事实上却是在不断拖延时日,软禁了卢俊义两个多月,让别人认为他已经落草为寇。
宋江与吴用放卢俊义管家李固先回大名府,对他说卢俊义已在山泊上坐了第二把交椅,并秘密向其解释卢俊义家中反诗的寓意,让李固去大名府告发卢俊义落草为寇的事情。
由于卢俊义对落草为寇一事坚决不从,且不断要求下山,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