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我的大明新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钢铁厂事故,哪怕在后世都是一件常事。
大型设备,高温环境,一千多度的铁水,任何一方面有些疏忽,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所以,这件事朱瞻基并没有放在心上,如果不是这家钢铁厂是內监的样板工厂,专门为了炼制纯钢,给军工厂供货,这件事甚至根本不会汇报到他面前。
第二天上午,早朝之后,朱瞻基吃过早饭,第一时间就接见了內监的主管太监黄盛,钢铁厂的主事刘尚。
这场爆炸事故的原因至今还没有查明,却已经导致了近二十人死亡,十余人受伤,一个冶炼车间被炸毁了大半。
不过当朱瞻基知道车间里面存放了大量的硅铁粉之后,想到了粉尘爆炸。
硅铁是以焦炭、钢屑、石英(或硅石)为原料,冶炼制成的铁硅合金。由于硅和氧很容易化合成二氧化硅,所以硅铁常用于炼钢时作脱氧剂,同时由于生成时放出大量的热,在脱氧的同时,对提高钢水温度也是有利的。
同时,硅铁还可作为合金元素加入剂,广泛应用于低合金结构钢、弹簧钢、轴承钢、耐热钢及电工硅钢等。
大明虽然在这个时代不能详细了解硅铁粉的化学作用,但是绝不缺少应用技能,硅铁粉加入钢水炼钢,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应用了。
了解了情况,朱瞻基让人叫来了蓝烟,给他们上些人普及了一下硅铁粉的爆炸原因,然后让他们今后不要把硅铁粉直接存放在高炉旁边。
同时,他要求內监和工部严查各处工坊的安全防范,杜绝今后有这类事件发生。
关于抚恤金,钢厂利润丰厚,是不会在乎一点赔偿银子的。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也不会漫天要价,更多地把生死看做是自己的命。
不过朱瞻基还是做出了指示,今后朝廷管制的夹江工业区,所有的工坊,抚恤金都不能少于一百二十两银子。
一百二十两银子不是一笔小数目,大多数百姓一年也攒不下来十两银子。
打发走了他们,蓝烟依旧在那里思索,最后叹气说道:“我的专业不是这个方面,要不然,可以好好地写一本各种化学普及书,加强工厂的安全防范。”
旁边的刘万听到蓝烟的话,心里有些疑惑不解,却也不敢表现出来。
他只是离开了皇宫半年,现在蓝烟在朱瞻基心目中的地位就突然变得格外重要。
有金阔和孙林在,他很清楚这些时日发生了什么事,也知道了蓝烟斗姆娘娘的转世身份。
可是现在,这个专业指的什么呢?
朱瞻基却不在乎这些,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蓝烟的最大作用是她能普及大明的医学和化学研究基础,并且引领发展的方向。
真要让她去做研究,她一个人,又能做得了多少事呢?
就像朱瞻基一样,他的作用是调整大明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而不是去领军打仗,或者是去做技术研究。
“化学基础丛书,你写了多少了?”
“已经快整理完了,胡良侍这些时日日以继夜地在整理。”
胡良侍是蓝烟身边的女官,也是被蓝烟带出来的徒弟。朱瞻基见过她几次,在一些化学知识理论方面,远远超过了他。
她虽然是个女人,但是朱瞻基也预备要重用的。别的不说,到化学研究院当个主事,或者去羽林卫学当个教授,肯定是合格的。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这几日我要专注秋闱大事,待过了这几日,我去看看你们的成绩。”
今日已经是八月十七,是九天乡试的最后一日。不管是咨情司,锦衣卫,还是都察院,六科,现在都不敢马虎,盯着全国的二十个考场,防范舞弊。
大明有两京十四府,一共十六个省级单位,这就是十六个考场。
另外,大明有十六个都司,一些都司与布政司交叉不算,另有西南四都司设立一个考场,西北七军卫设立一个考场。
再加上交趾承宣布政司,旧港宣慰布政司,一共组成了二十个考场。
只不过,交趾和旧港都在南洋,他们那里的读书人不多,能达到大明要求水准的更少。
今年在那里设立考场,不是为了当地的百姓,而是为了那些进行文化援助的读书人。
朱瞻基出海之前,大明就派了数千秀才,甚至是举人去南洋各国进行文化传播,教当地人说大明话,学写大明字。
他们直接都被授予了学官一职,有些人已经绝了科考的想法,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想走正统出身。
虽然即使中了举人,考上进士,进了官场也不会又更高的地位,但是进士的上线能做到二品大臣。
他们如果不走这条路,上限最多也就只能做到知县,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也是因为他们,朝廷已经决定,明年的春闱,也就是会试,将会延迟到三月举行,给他们这些考上的学子,留下充足的进京时间。
朱瞻基实际上对这些之乎者也的春秋大义没有任何兴趣,但是这些是如今朝廷的选材标准,朱瞻基在没有普及其他学科,没有代替性的考试之前,也必须按照这个规矩来。
所以这天下午,他在解缙,胡俨的陪伴下,来到了应天府国子监,给考试结束的学子们鼓劲。
应天府国子监是大明的最高教育机构,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诏令建成的明代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
应天府国子监的正式名称应该是大明国子监,设于应天府鸡笼山以南,占地数千亩。
这个大明的最高教育机构在永乐十二年的时候,学生人数达到九千人,永乐十五年,人数突破了一万人。
只要进了学校的大门,就意味着这个学子的身份已经完全改变,即便以后科举不中,想要补个吏员的差事,也是易如反掌。
虽然这里的学生人数已经突破了一万人,但是并不意味着这里好进。
应天府当地的学子想要进,最低也要是个秀才身份,而外地的学子,只有举人才能进。
而且他还必须要有当地官员的举荐,一个州府,一年举荐的人数也不超过五个,而且还要经过考核。
这里可要比后世的北大,清华难进的多。
除了大明学子,这里还有不少东瀛和朝鲜,交趾那边的学子,人数也有好几百。
他们大多是那些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国家的优秀精英,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来到大明之后,就不愿意再回去,一心想要变成真正的大明人。
作为帝国的未来,帝国的希望,原本经历了九天折磨的那些秀才学子们,见到朱瞻基到来,立刻原地满血复活。
他们的疯狂可要比后世的学子们狂热的多了,即便是羽林卫的严阵以待,依旧被他们冲击的一片混乱。
面对这些未来的官员,羽林卫的将士们根本不敢粗暴对待,只能手臂环着手臂,艰难应对着他们的冲击。
后世的学子们都经历了思想开化,人人平等的思想。
但是现在是儒家当道,天地君亲师的伦常思想已经融入了每个人的血液里。
见到朱瞻基的出现,无数学子激动地痛哭流涕,泣不成声。
朱瞻基像后世的领导人一样,一边跟众学子挥手,一边龙行虎步地走向校场的检阅台。
胡俨看到这一幕,忍不住低声跟朱瞻基说道:“殿下,这大明学子,对你可是尊崇备至啊!”
事实的确是这样,虽然一直有朱瞻基不喜欢儒学的传言,但是对整个大明来说,朱瞻基依旧是绝大多数人最信赖的继承人。
因为朱瞻基的能力,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历练和呈现。
永乐十二年,十六岁的朱瞻基就亲自上阵,杀敌四十三人。
也是这一年,北明山铜矿被发现,这里出产的金铜不仅缓解了大明的钱荒,更因此带动了整个大明北方的一个经济循环圈。
让大明在北方的驻军变的不再是负累,然后彻底改变了北方的局势。
长城不用再修了,因为大明疆域已经远至漠北,长城一带变成了腹地。
特别是永乐十三年,新式火枪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局势,草原的骑兵不再占据任何优势。
一个经过简单训练的士兵,手拿火枪,就能对付好几个经过多年训练的骑兵。
草原上的人数本来就少,以前他们靠骑兵机动性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但是现在,根本形成不了威胁。
然后,朱瞻基在下马桥建立了各种研究院,虽然这些在一些人看来是奇技淫巧,但是没有人能否认,这些奇技淫巧已经改变了大明,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而且,朱瞻基在幼年时期就大力发展贸易,永乐十三年以后,更是将原本的勘合贸易改成了自由贸易。
这不仅让朝廷大肆获利,更带动了民间经济的发展,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而他其后剿灭海盗,并且直接攻下蒙元两次都没有征服的东瀛,将东瀛皇室一股脑地擒获到了大明。
出海三年,朱瞻基似乎没有做出什么大事,可是他回来的时候,直接带回了价值两千多万白银的财货,这堪比大明一年的税赋。
还有从南洋地区运回大米,虽然让老百姓种地无利可图,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大明的百姓不管遇到天灾还是人祸,都不用担心再饿肚子。
&nb... -->>
钢铁厂事故,哪怕在后世都是一件常事。
大型设备,高温环境,一千多度的铁水,任何一方面有些疏忽,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所以,这件事朱瞻基并没有放在心上,如果不是这家钢铁厂是內监的样板工厂,专门为了炼制纯钢,给军工厂供货,这件事甚至根本不会汇报到他面前。
第二天上午,早朝之后,朱瞻基吃过早饭,第一时间就接见了內监的主管太监黄盛,钢铁厂的主事刘尚。
这场爆炸事故的原因至今还没有查明,却已经导致了近二十人死亡,十余人受伤,一个冶炼车间被炸毁了大半。
不过当朱瞻基知道车间里面存放了大量的硅铁粉之后,想到了粉尘爆炸。
硅铁是以焦炭、钢屑、石英(或硅石)为原料,冶炼制成的铁硅合金。由于硅和氧很容易化合成二氧化硅,所以硅铁常用于炼钢时作脱氧剂,同时由于生成时放出大量的热,在脱氧的同时,对提高钢水温度也是有利的。
同时,硅铁还可作为合金元素加入剂,广泛应用于低合金结构钢、弹簧钢、轴承钢、耐热钢及电工硅钢等。
大明虽然在这个时代不能详细了解硅铁粉的化学作用,但是绝不缺少应用技能,硅铁粉加入钢水炼钢,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应用了。
了解了情况,朱瞻基让人叫来了蓝烟,给他们上些人普及了一下硅铁粉的爆炸原因,然后让他们今后不要把硅铁粉直接存放在高炉旁边。
同时,他要求內监和工部严查各处工坊的安全防范,杜绝今后有这类事件发生。
关于抚恤金,钢厂利润丰厚,是不会在乎一点赔偿银子的。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也不会漫天要价,更多地把生死看做是自己的命。
不过朱瞻基还是做出了指示,今后朝廷管制的夹江工业区,所有的工坊,抚恤金都不能少于一百二十两银子。
一百二十两银子不是一笔小数目,大多数百姓一年也攒不下来十两银子。
打发走了他们,蓝烟依旧在那里思索,最后叹气说道:“我的专业不是这个方面,要不然,可以好好地写一本各种化学普及书,加强工厂的安全防范。”
旁边的刘万听到蓝烟的话,心里有些疑惑不解,却也不敢表现出来。
他只是离开了皇宫半年,现在蓝烟在朱瞻基心目中的地位就突然变得格外重要。
有金阔和孙林在,他很清楚这些时日发生了什么事,也知道了蓝烟斗姆娘娘的转世身份。
可是现在,这个专业指的什么呢?
朱瞻基却不在乎这些,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知道。
蓝烟的最大作用是她能普及大明的医学和化学研究基础,并且引领发展的方向。
真要让她去做研究,她一个人,又能做得了多少事呢?
就像朱瞻基一样,他的作用是调整大明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而不是去领军打仗,或者是去做技术研究。
“化学基础丛书,你写了多少了?”
“已经快整理完了,胡良侍这些时日日以继夜地在整理。”
胡良侍是蓝烟身边的女官,也是被蓝烟带出来的徒弟。朱瞻基见过她几次,在一些化学知识理论方面,远远超过了他。
她虽然是个女人,但是朱瞻基也预备要重用的。别的不说,到化学研究院当个主事,或者去羽林卫学当个教授,肯定是合格的。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这几日我要专注秋闱大事,待过了这几日,我去看看你们的成绩。”
今日已经是八月十七,是九天乡试的最后一日。不管是咨情司,锦衣卫,还是都察院,六科,现在都不敢马虎,盯着全国的二十个考场,防范舞弊。
大明有两京十四府,一共十六个省级单位,这就是十六个考场。
另外,大明有十六个都司,一些都司与布政司交叉不算,另有西南四都司设立一个考场,西北七军卫设立一个考场。
再加上交趾承宣布政司,旧港宣慰布政司,一共组成了二十个考场。
只不过,交趾和旧港都在南洋,他们那里的读书人不多,能达到大明要求水准的更少。
今年在那里设立考场,不是为了当地的百姓,而是为了那些进行文化援助的读书人。
朱瞻基出海之前,大明就派了数千秀才,甚至是举人去南洋各国进行文化传播,教当地人说大明话,学写大明字。
他们直接都被授予了学官一职,有些人已经绝了科考的想法,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想走正统出身。
虽然即使中了举人,考上进士,进了官场也不会又更高的地位,但是进士的上线能做到二品大臣。
他们如果不走这条路,上限最多也就只能做到知县,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也是因为他们,朝廷已经决定,明年的春闱,也就是会试,将会延迟到三月举行,给他们这些考上的学子,留下充足的进京时间。
朱瞻基实际上对这些之乎者也的春秋大义没有任何兴趣,但是这些是如今朝廷的选材标准,朱瞻基在没有普及其他学科,没有代替性的考试之前,也必须按照这个规矩来。
所以这天下午,他在解缙,胡俨的陪伴下,来到了应天府国子监,给考试结束的学子们鼓劲。
应天府国子监是大明的最高教育机构,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诏令建成的明代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
应天府国子监的正式名称应该是大明国子监,设于应天府鸡笼山以南,占地数千亩。
这个大明的最高教育机构在永乐十二年的时候,学生人数达到九千人,永乐十五年,人数突破了一万人。
只要进了学校的大门,就意味着这个学子的身份已经完全改变,即便以后科举不中,想要补个吏员的差事,也是易如反掌。
虽然这里的学生人数已经突破了一万人,但是并不意味着这里好进。
应天府当地的学子想要进,最低也要是个秀才身份,而外地的学子,只有举人才能进。
而且他还必须要有当地官员的举荐,一个州府,一年举荐的人数也不超过五个,而且还要经过考核。
这里可要比后世的北大,清华难进的多。
除了大明学子,这里还有不少东瀛和朝鲜,交趾那边的学子,人数也有好几百。
他们大多是那些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国家的优秀精英,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来到大明之后,就不愿意再回去,一心想要变成真正的大明人。
作为帝国的未来,帝国的希望,原本经历了九天折磨的那些秀才学子们,见到朱瞻基到来,立刻原地满血复活。
他们的疯狂可要比后世的学子们狂热的多了,即便是羽林卫的严阵以待,依旧被他们冲击的一片混乱。
面对这些未来的官员,羽林卫的将士们根本不敢粗暴对待,只能手臂环着手臂,艰难应对着他们的冲击。
后世的学子们都经历了思想开化,人人平等的思想。
但是现在是儒家当道,天地君亲师的伦常思想已经融入了每个人的血液里。
见到朱瞻基的出现,无数学子激动地痛哭流涕,泣不成声。
朱瞻基像后世的领导人一样,一边跟众学子挥手,一边龙行虎步地走向校场的检阅台。
胡俨看到这一幕,忍不住低声跟朱瞻基说道:“殿下,这大明学子,对你可是尊崇备至啊!”
事实的确是这样,虽然一直有朱瞻基不喜欢儒学的传言,但是对整个大明来说,朱瞻基依旧是绝大多数人最信赖的继承人。
因为朱瞻基的能力,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历练和呈现。
永乐十二年,十六岁的朱瞻基就亲自上阵,杀敌四十三人。
也是这一年,北明山铜矿被发现,这里出产的金铜不仅缓解了大明的钱荒,更因此带动了整个大明北方的一个经济循环圈。
让大明在北方的驻军变的不再是负累,然后彻底改变了北方的局势。
长城不用再修了,因为大明疆域已经远至漠北,长城一带变成了腹地。
特别是永乐十三年,新式火枪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局势,草原的骑兵不再占据任何优势。
一个经过简单训练的士兵,手拿火枪,就能对付好几个经过多年训练的骑兵。
草原上的人数本来就少,以前他们靠骑兵机动性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但是现在,根本形成不了威胁。
然后,朱瞻基在下马桥建立了各种研究院,虽然这些在一些人看来是奇技淫巧,但是没有人能否认,这些奇技淫巧已经改变了大明,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而且,朱瞻基在幼年时期就大力发展贸易,永乐十三年以后,更是将原本的勘合贸易改成了自由贸易。
这不仅让朝廷大肆获利,更带动了民间经济的发展,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而他其后剿灭海盗,并且直接攻下蒙元两次都没有征服的东瀛,将东瀛皇室一股脑地擒获到了大明。
出海三年,朱瞻基似乎没有做出什么大事,可是他回来的时候,直接带回了价值两千多万白银的财货,这堪比大明一年的税赋。
还有从南洋地区运回大米,虽然让老百姓种地无利可图,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大明的百姓不管遇到天灾还是人祸,都不用担心再饿肚子。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