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步步惊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也就不足为奇了。”
“胡闹!”听了高力士的话,李隆基气不打一处来,敢不得立即把李昂和哥舒翰叫到跟前来,指着鼻子狠狠训上一顿,“真是胡闹!朕对他们寄予了如此厚望,他们不想着如何对付吐蕃,却忙于内斗,真是岂有此理!”
“大家,二人同时上表弹劾对方,而且罪名重大,这些罪名虽不见得一定是真的,但也不能不彻查清楚,再者,不管二人的名罪真假如何,但老奴猜测二人想必已经发生了激烈冲突,否则也不至于双双上表弹劾对方这样的大罪。”
高力士不愿再多说,更没有给出处理意见,这话的深浅刚好。李隆基眉头又蹙了起来,当初他询问李昂和哥舒翰时,发现两人平定吐蕃的策略比较接近,以为他们需要面和心不和,在这条事上还能达成一致,默契配合。
同时也正因为二人不和,所以他没有派宦官去监军。现在看来,二人真是不让人省心,这监军也不能不派了,否则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不知道该信谁了。
鉴于事关重大,李隆基很快召集了三省六部高官议事。
李林甫、****烈、裴宽、公孙谨、裴敦复、杨慎矜、王鉷等人来到紫宸殿,参拜过后,李隆基让太监当场宣读了李昂与哥舒翰弹劾对方的奏疏,然后问道:“诸位大臣,这事该如何处理啊?”
李林甫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李昂到陇右未满一年,屡立战功,深得陛下宠爱,可谓是前途无量,臣细细想来,实在找不到李昂谋反的动机何在。再者说了,李昂刚到陇右未满一年,虽有战功,但根基尚浅,其若谋逆,定无几人从之,李昂岂会不知这个道理?由此可见,哥舒翰说李昂谋反,未必可信。”
李昂是李林甫力推出来,准备用于取代太子李亨的人选,他岂能让李昂背上一个谋逆的罪名?
公孙谨可就更不能看着别人给李昂扣上这样的罪名了,公孙家和李昂的关系,几乎已是人尽知,如果李昂谋反罪名真的成立,公孙家肯定会受到牵连。
出于这种利害关系,公孙谨自然是责无旁贷地为李昂出头,只听他说道:“陛下,臣主理刑部,只认一个理,那就是所有罪名必须有相应的人证物证为凭,方能定罪。如今哥舒翰弹劾李昂谋逆,并无其他人证物证来证明此事属实,光凭他一人所言实不足为信。当然,李昂弹劾哥舒翰私通吐蕃,亦无旁证,同样不可轻信。二人孰是孰非,臣以为还虽派人前往陇右说加查证,方能下定论。”
公孙谨这番话听起来非常公允,谁也挑不出毛病来。不过他心里另有盘算,朝廷要派人去陇右详回查证,这是必然的,那么派谁去,这才是关键。
李林甫已经表态力挺李昂了,以李林甫现在的权势,派谁去陇右还不是他说了算。
李隆基颔首道:“诸位大臣以为,派谁去陇右查核合适?”
一直没说话的裴宽这时开口道:“陛下,李昂与哥舒翰掌控陇右七万余精兵,事关重大,臣以为派御史中丞杨慎矜前往陇右为宜。”
杨慎矜是御史台主官,本身就是管纠察百官的,而且杨慎矜为人一向比较正直,李隆基对他很信任,裴宽提议让杨慎矜去陇右,正合李隆基的心意。
李林甫不甘让裴宽抢了风头,而且现在杨慎矜越来越不听话,派杨慎矜去陇右,李林甫实在不放心。李隆基刚要点头,李林甫就说道:“陛下,臣以为派杨慎矜去不适合。”
李隆基转头望着李林甫问道:“那右相以为派谁去适合?”
“陛下,眼下李昂与哥舒翰互相弹劾对方,所弹劾的罪名都是死罪,不管孰是孰非,二人起了冲突这是必然的,臣以为不如按例派个中官去陇右为监军,一来,查核二人弹劾对方的罪名是否属实,二来,可留在陇右监军,调和李昂与哥舒翰之间的矛盾。”
李隆基听了点头道:“右相所言有理,右相以为派谁去合适?”
“臣以为,派谁去陛下可自行定夺,关键是要忠于陛下,且能办事即可。”
这就是李林甫做事让李隆基舒服的地方,他不直接说人选,如果李隆基派的人是对他有利的,他自然会顺水推舟。如果李隆基派去的人对他不利,他再让手下的御史言官提出疑议不迟。
有些事,别以为皇帝问你的意见,就真的想听你的意见,这方面的分寸李林甫把握得炉火纯青,这也是他出相这么多年,深得李隆基信任的原因。
李隆基果然不再询问他人的意思,他想了想,便想到了一个人。(未完待续。)
也就不足为奇了。”
“胡闹!”听了高力士的话,李隆基气不打一处来,敢不得立即把李昂和哥舒翰叫到跟前来,指着鼻子狠狠训上一顿,“真是胡闹!朕对他们寄予了如此厚望,他们不想着如何对付吐蕃,却忙于内斗,真是岂有此理!”
“大家,二人同时上表弹劾对方,而且罪名重大,这些罪名虽不见得一定是真的,但也不能不彻查清楚,再者,不管二人的名罪真假如何,但老奴猜测二人想必已经发生了激烈冲突,否则也不至于双双上表弹劾对方这样的大罪。”
高力士不愿再多说,更没有给出处理意见,这话的深浅刚好。李隆基眉头又蹙了起来,当初他询问李昂和哥舒翰时,发现两人平定吐蕃的策略比较接近,以为他们需要面和心不和,在这条事上还能达成一致,默契配合。
同时也正因为二人不和,所以他没有派宦官去监军。现在看来,二人真是不让人省心,这监军也不能不派了,否则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不知道该信谁了。
鉴于事关重大,李隆基很快召集了三省六部高官议事。
李林甫、****烈、裴宽、公孙谨、裴敦复、杨慎矜、王鉷等人来到紫宸殿,参拜过后,李隆基让太监当场宣读了李昂与哥舒翰弹劾对方的奏疏,然后问道:“诸位大臣,这事该如何处理啊?”
李林甫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李昂到陇右未满一年,屡立战功,深得陛下宠爱,可谓是前途无量,臣细细想来,实在找不到李昂谋反的动机何在。再者说了,李昂刚到陇右未满一年,虽有战功,但根基尚浅,其若谋逆,定无几人从之,李昂岂会不知这个道理?由此可见,哥舒翰说李昂谋反,未必可信。”
李昂是李林甫力推出来,准备用于取代太子李亨的人选,他岂能让李昂背上一个谋逆的罪名?
公孙谨可就更不能看着别人给李昂扣上这样的罪名了,公孙家和李昂的关系,几乎已是人尽知,如果李昂谋反罪名真的成立,公孙家肯定会受到牵连。
出于这种利害关系,公孙谨自然是责无旁贷地为李昂出头,只听他说道:“陛下,臣主理刑部,只认一个理,那就是所有罪名必须有相应的人证物证为凭,方能定罪。如今哥舒翰弹劾李昂谋逆,并无其他人证物证来证明此事属实,光凭他一人所言实不足为信。当然,李昂弹劾哥舒翰私通吐蕃,亦无旁证,同样不可轻信。二人孰是孰非,臣以为还虽派人前往陇右说加查证,方能下定论。”
公孙谨这番话听起来非常公允,谁也挑不出毛病来。不过他心里另有盘算,朝廷要派人去陇右详回查证,这是必然的,那么派谁去,这才是关键。
李林甫已经表态力挺李昂了,以李林甫现在的权势,派谁去陇右还不是他说了算。
李隆基颔首道:“诸位大臣以为,派谁去陇右查核合适?”
一直没说话的裴宽这时开口道:“陛下,李昂与哥舒翰掌控陇右七万余精兵,事关重大,臣以为派御史中丞杨慎矜前往陇右为宜。”
杨慎矜是御史台主官,本身就是管纠察百官的,而且杨慎矜为人一向比较正直,李隆基对他很信任,裴宽提议让杨慎矜去陇右,正合李隆基的心意。
李林甫不甘让裴宽抢了风头,而且现在杨慎矜越来越不听话,派杨慎矜去陇右,李林甫实在不放心。李隆基刚要点头,李林甫就说道:“陛下,臣以为派杨慎矜去不适合。”
李隆基转头望着李林甫问道:“那右相以为派谁去适合?”
“陛下,眼下李昂与哥舒翰互相弹劾对方,所弹劾的罪名都是死罪,不管孰是孰非,二人起了冲突这是必然的,臣以为不如按例派个中官去陇右为监军,一来,查核二人弹劾对方的罪名是否属实,二来,可留在陇右监军,调和李昂与哥舒翰之间的矛盾。”
李隆基听了点头道:“右相所言有理,右相以为派谁去合适?”
“臣以为,派谁去陛下可自行定夺,关键是要忠于陛下,且能办事即可。”
这就是李林甫做事让李隆基舒服的地方,他不直接说人选,如果李隆基派的人是对他有利的,他自然会顺水推舟。如果李隆基派去的人对他不利,他再让手下的御史言官提出疑议不迟。
有些事,别以为皇帝问你的意见,就真的想听你的意见,这方面的分寸李林甫把握得炉火纯青,这也是他出相这么多年,深得李隆基信任的原因。
李隆基果然不再询问他人的意思,他想了想,便想到了一个人。(未完待续。)